上料装置及电池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5800发布日期:2023-07-07 16:1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上料装置及电池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及电池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性能、续航能力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动力电池为一种可充电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2、在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容置于泡棉内的电池取出,再进行后续电池的加工。上料装置在取放电池的过程中,由于电池在泡棉内放置较紧,取出电池时会将泡棉带歪,电池有掉落风险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池在取放时易掉落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及电池制造系统。

2、一种上料装置用于取放容置于防护件内的电池,上料装置包括取料机构、移动平台及至少两个探杆,取料机构用于取放电池,探杆与移动平台连接;其中,当取料机构取放电池时,移动平台用于驱使各探杆移动,以使各探杆能在压住防护件的压制状态及托住电池底侧的兜底状态间切换。

3、上述的上料装置,在取料机构将电池从防护件内取出前,移动平台带动探杆移动并压住防护件,降低电池取出时防护件被带歪导致电池掉落的风险;在取料机构将电池从防护件内取出后,移动平台带动探杆移动至电池的底侧,在电池掉落时能够托住电池,减小电池掉落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装置具有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为电池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为电池的长度方向;当探杆处于压制状态时,探杆在第一方向上压置于防护件的顶侧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电池的外侧;当探杆处于兜底状态时,探杆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电池底侧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电池的内侧。如此,通过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限定探杆与防护件、电池的位置关系,能够保证探杆有效压置于防护件上,同时保证探杆能够托住电池的底端。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探杆对应设有一个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包括第一平移机构及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探杆连接并用于驱使探杆沿第一方向升降,第一平移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并用于驱使探杆沿第二方向平移。如此,升降机构驱使探杆沿第一方向升降,第一平移机构驱使探杆沿第二方向平移,使得探杆的位置调节更灵活。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装置具有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探杆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升降机构。如此,能够使探杆的两端在沿第一方向升降过程中运行平稳,降低因探杆两端高度不同而导致探杆歪斜的几率。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方向上,探杆的尺寸大于等于防护件的尺寸。如此,在第三方向上,探杆的尺寸大于等于防护件的尺寸,能使探杆在压制状态时探杆端部位于防护件的两侧,降低探杆的端部压损电池的几率。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装置还包括机架,移动平台还包括第二平移机构,第二平移机构设于机架并用于驱使探杆沿第三方向平移。如此,第二平移机构能驱使探杆沿第三方向平移,使得探杆能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平移,探杆的位置调节更灵活。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全部探杆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且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可调。如此,全部探杆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且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可调,当探杆处于兜底状态时,提高探杆在电池掉落时能够托住电池的概率,减小电池掉落产生安全隐患的风险。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全部探杆为圆柱状结构与棱柱状中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如此,能够根据不同的电池类型,灵活配置探杆的形状,使得探杆具有更好地适配性。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装置还包括传感机构,每一探杆上设有至少一个传感机构,传感机构用于检测探杆的位置。如此,每一探杆上设有至少一个传感机构,通过传感机构能够快速获取探杆的位置,从而便于精确并快速地调节探杆的位置。

12、一种电池制造系统包括上述的上料装置。上述的电池制造系统,在上料装置将电池从防护件内取出前,移动平台带动探杆移动并压住防护件,降低电池取出时防护件被带歪导致电池掉落的风险;在上料装置将电池从防护件内取出后,移动平台带动探杆移动至电池的底侧,在电池掉落时能够托住电池,减小电池掉落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上料装置,用于取放容置于防护件(10)内的电池(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具有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池(20)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电池(20)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探杆(400)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移动平台(300),所述移动平台(300)包括第一平移机构(310)及升降机构(320),所述升降机构(320)与所述探杆(400)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探杆(400)沿所述第一方向升降,所述第一平移机构(310)与所述升降机构(320)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探杆(400)沿所述第二方向平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所述探杆(400)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升降机构(3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探杆(400)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防护件(10)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机架(100),所述移动平台(300)还包括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设于所述机架(100)并用于驱使所述探杆(400)沿所述第三方向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探杆(400)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探杆(400)为圆柱状结构与棱柱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传感机构,每一所述探杆(400)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探杆(400)的位置。

10.一种电池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及电池制造系统,一种上料装置用于取放容置于防护件内的电池,上料装置包括取料机构、移动平台及至少两个探杆,取料机构用于取放电池,探杆与移动平台连接;其中,当取料机构取放电池时,移动平台用于驱使各探杆移动,以使各探杆能在压住防护件的压制状态及托住电池底侧的兜底状态间切换。一种电池制造系统包括上述的上料装置。上述的上料装置及电池制造系统,在取料机构将电池从防护件内取出前,移动平台带动探杆移动并压住防护件,降低电池掉落的风险;在取料机构将电池从防护件内取出后,移动平台带动探杆移动至电池的底侧,减小电池掉落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胡为,刘永青,刘雄伟,殷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