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及脚轮支架的轴承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1722发布日期:2023-10-11 13:1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及脚轮支架的轴承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脚轮,特别涉及一种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及脚轮支架的轴承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1、脚轮一般包括脚轮支架,脚轮支架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槽以及贯穿支架的轴孔。现有的脚轮支架的轴承装配设备的上料装置通常包括活动安装于机架的夹爪,利用夹爪将脚轮支架从取料位夹取至放料位,该结构虽然能够夹取脚轮支架,但由于脚轮支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普通的夹爪并不能够很好的对脚轮支架进行夹持,且在放料时无法准确的对脚轮支架进行定位,进而容易导致脚轮支架与轴承之间出现错位等不良现象,不便于脚轮支架与轴承之间的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能够在放料时更加准确的对脚轮支架进行定位。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备上述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的脚轮支架组装设备。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有取料位和放料位;取料机构,用于获取或释放脚轮支架,所述取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且所述取料机构能够在所述取料位与所述放料位之间移动,所述取料机构设有能够插入脚轮支架的轴孔的定位杆;所述放料位设有与所述定位杆配合定位的定位部;其中,所述取料机构移动至所述取料位并获取脚轮支架时,所述定位杆插装于脚轮支架的轴孔;所述取料机构带动脚轮支架移动至所述放料位并释放脚轮支架时,所述定位杆和所述定位部配合引导脚轮支架定位放置于所述放料位。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取料时,取料机构移动至取料位获取脚轮支架,并使得定位杆插设于脚轮支架的轴孔。放料时,取料机构带动脚轮支架移动至放料位,定位杆和定位部能够配合引导脚轮支架定位放置于放料位。通过设置定位杆和定位部,在整个取料放料过程中,定位杆插设于脚轮支架的轴孔,并且能够与放料位的定位部配合,由此能够在放料时更加准确的对脚轮支架进行定位,避免因脚轮支架位置出现偏差而导致脚轮支架与轴承发生错位等不良现象,进而能够便于后续轴承与脚轮支架之间的装配。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杆与脚轮支架的轴孔过盈配合,当所述定位杆插设于脚轮支架的轴孔,所述定位杆能够带动脚轮支架同步移动;当所述取料机构移动至所述放料位并使得所述定位杆对准所述定位部,所述取料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与脚轮支架相对移动并使得所述定位杆脱离脚轮支架的轴孔。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取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定位杆传动连接并且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在所述取料位与所述放料位之间移动,所述定位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或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和所述定位杆能够相对所述机架沿上下方向同步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取料位的上方,当所述定位杆移动至所述取料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向下移动并插设于脚轮支架的轴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放料位的上方,当所述定位杆插设于所述脚轮支架的轴孔并且移动至所述放料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向下移动并使得所述定位杆接触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与脚轮支架相对移动并使所述定位杆脱离脚轮支架的轴孔。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顶推件,所述第一顶推件位于所述取料位的上方,所述第一顶推件能够与所述定位杆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顶推件并带动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移动并使得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一顶推件分离。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顶推件具有第一磁吸部,所述定位杆具有第三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能够与所述第三磁吸部相互磁吸,并使得第一顶推件能够带动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部为突出设置于所述取料位的定位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顶推件,所述第二顶推件位于所述放料位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推件能够与所述定位杆活动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顶推件并带动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当所述定位杆抵接于所述定位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顶推件相对所述定位杆向下移动并推动脚轮支架相对所述定位杆向下移动,以使得所述定位杆脱离脚轮支架的轴孔;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移动并使得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二顶推件分离。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外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沿着所述定位杆的轴向相对所述定位杆移动,并使得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伸出或缩进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顶推件能够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或分离,且所述第二顶推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当所述定位杆抵接于所述定位轴,所述第二顶推件能够推动所述连接件相对所述定位杆向下移动,并推动脚轮支架相对所述定位杆向下移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顶推件设有第二磁吸部,所述连接件设有第四磁吸部,所述第二磁吸部能够与所述第四磁吸部相互磁吸,并使得所述第二顶推件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定位杆相对所述机架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伸出所述连接件并具有能够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面相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第二顶推件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抵接部的让位槽。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脚轮支架的轴承装配设备,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轮支架的轴承装配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通过设置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该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通过定位杆与定位部的相互配合来实现脚轮支架的定位放置,能够避免因脚轮支架位置出现偏差而导致脚轮支架与轴承发生错位等不良现象,即能够便于轴承与脚轮支架之间的定位,方便轴承与脚轮支架之间的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00)与脚轮支架(500)的轴孔(510)过盈配合,当所述定位杆(200)插设于脚轮支架(500)的轴孔(510),所述定位杆(200)能够带动脚轮支架(500)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顶推件(310),所述第一顶推件(310)位于所述取料位(110)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件(310)具有第一磁吸部,所述定位杆(200)具有第三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能够与所述第三磁吸部相互磁吸,并使得第一顶推件(310)能够带动所述定位杆(200)相对所述机架(100)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21)为突出设置于所述取料位(110)的定位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200)外周的连接件(210),所述连接件(210)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并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140)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推件(410)设有第二磁吸部,所述连接件(210)设有第四磁吸部,所述第二磁吸部能够与所述第四磁吸部相互磁吸,并使得所述第二顶推件(410)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210)和所述定位杆(200)相对所述机架(100)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00)的上端伸出所述连接件(210)并具有能够与所述连接件(210)的上端面相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第二顶推件(410)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抵接部的让位槽(411)。

10.脚轮支架的轴承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和取料机构。机架设置有取料位和放料位。取料机构能够在取料位与放料位之间移动,取料机构设有能够插入脚轮支架的轴孔的定位杆。放料位设有与定位杆配合定位的定位部。其中,取料机构移动至取料位并获取脚轮支架时,定位杆插装于脚轮支架的轴孔。取料机构带动脚轮支架移动至放料位并释放脚轮支架时,定位杆和定位部配合引导脚轮支架定位放置于放料位。该结构能够通过定位杆与定位部相互配合来实现脚轮支架的定位放置,进而能够便于后续轴承与脚轮支架之间的装配。此外,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备上述脚轮支架的上料装置的脚轮支架的轴承装配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林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文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