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0905发布日期:2023-07-24 01:0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制造业核心为自动化,自动化可以代替人工作业很大程度提高制造业产能,自动化稳定决定产品功能完整性。在实际生产中,自动化是由设备实现,不同设备可实现不同功能的自动化,设备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产品需要输送搬运,以将产品从一个工站搬送至另一个工站。

2、在相关技术中,多通过人工方式,但是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搬运过程人工操作会有安全风险。另外,也可以通过自动输送搬运机构,但是自动输送搬运机构的运动较为单一,速度慢且搬运周期长,无法满足设备不停地生产工作,即循环式的输送搬运需求。还有,一些自动输送机构为双向输送,但是结构较为臃肿复杂,运动可靠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可以实现双向输送,输送效率更高,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包括:基座;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基座;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均设置于基座上且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中的一个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输送组件,输送组件设置于基座且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二输送件,第二输送件位于第一输送件的下方且与第一输送件相连,第一传动件与第一输送件相连,第二传动件与第二输送件相连,输送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运动,且同步带动第二传动件沿与第一传动件相反的方向运动;承载组件,承载组件用于承载产品,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第一承载件设置于第一传动件,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二传动件。

3、由此,通过在基座上设置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输送组件和承载组件,驱动组件不仅可以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一承载件线性往复运动,而且可以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第二承载件相对第一承载件同步反向运动,从而可以使输送装置实现双向输送的功能,提高输送效率,并且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二传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升降件,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一升降件,输送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设置于基座升降组件包括导轨件和第二升降件,导轨件内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高于第二导轨且位于第二导轨在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二升降件的一端与第二承载件相连,另一端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中可滑动,当第二升降件处于第一导轨时,第二承载件与第一承载件高度相同,第二升降件处于第二导轨时,第二承载件低于第一承载件。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高度差为h,第二承载件和第二传动件的厚度之和为d,d和h满足关系式:h>d。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在基座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设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导轨件内还设置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的一端与第一导轨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设置且与第二导轨相连。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输送组件包括带轮组和同步带,带轮组包括两个带轮,两个带轮在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同步带可转动地绕设在两个带轮的外侧,同步带上侧的部分构成第一输送件,同步带下侧的部分构成第二输送件。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设置于同步带的上侧,第一传动件与第一固定块相连,第二固定块设置于同步带的下侧,第二传动件与第二固定块相连。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带轮组为多个,多个带轮组在基座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二传动件设置于导轨件的上方,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二传动件上方,第二传动件上开设有避让口,第二升降件穿设避让口且与第二承载件相连。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升降件为升降杆,升降杆为多个,多个升降杆在第二传动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升降杆与第二承载件相连且相对第二传动件可上下升降设置。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32)上设置有第一升降件(322),所述第二承载件(52)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件(322),所述输送装置(100)还包括:升降组件(60),所述升降组件(60)设置于所述基座(10)所述升降组件(60)包括导轨件(61)和第二升降件(62),所述导轨件(61)内设置有第一导轨(611)和第二导轨(612),所述第一导轨(611)高于所述第二导轨(612)且位于所述第二导轨(612)在基座(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升降件(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承载件(52)相连,另一端在所述第一导轨(611)和所述第二导轨(612)中可滑动,当所述第二升降件(62)处于所述第一导轨(611)时,所述第二承载件(52)与所述第一承载件(51)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升降件(62)处于所述第二导轨(612)时,所述第二承载件(52)低于所述第一承载件(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611)和所述第二导轨(612)的高度差为h,所述第二承载件(52)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2)的厚度之和为d,d和h满足关系式:h>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611)和所述第二导轨(612)均在基座(10)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件(61)内还设置有第三导轨(613),所述第三导轨(6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611)相连,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导轨(61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40)包括带轮组(41)和同步带(42),所述带轮组(41)包括两个带轮(411),两个所述带轮(411)在基座(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同步带(42)可转动地绕设在两个所述带轮(411)的外侧,所述同步带(42)上侧的部分构成所述第一输送件(421),所述同步带(42)下侧的部分构成所述第二输送件(4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40)还包括第一固定块(43)和第二固定块(44),所述第一固定块(43)设置于所述同步带(42)的上侧,所述第一传动件(31)与所述第一固定块(43)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块(44)设置于所述同步带(42)的下侧,所述第二传动件(32)与所述第二固定块(44)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41)为多个,多个所述带轮组(41)在基座(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32)设置于所述导轨件(61)的上方,所述第二承载件(52)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件(32)上方,所述第二传动件(32)上开设有避让口(321),所述第二升降件(62)穿设所述避让口(321)且与所述第二承载件(5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件(322)为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为多个,多个所述升降杆在所述第二传动件(32)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第二承载件(52)相连且相对所述第二传动件(32)可上下升降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基座;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二输送件,第二输送件位于第一输送件的下方且与第一输送件相连,第一传动件与第一输送件相连,第二传动件与第二输送件相连,输送组件带动第一传动件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运动,且同步带动第二传动件沿与第一传动件相反的方向运动;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第一承载件设置于第一传动件,第二承载件设置于第二传动件。由此,可以使第二承载件相对第一承载件同步反向运动,从而使输送装置实现双向输送的功能,提高输送效率,并且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朱可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