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7894发布日期:2023-12-21 17:4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基于智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具体为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物的建造由于高度因素,需要施工员高空作业,为了上下的便捷性,升降机是最方便的技术,其普遍常见于工地或者临时改造的楼区内,能够把施工员高效快捷的送到指定楼层高度,加快建筑工程的建造。

2、另一方面,由于其常依托在墙壁表面建造,因此其安全性要十分重视,一般由于超重,设备腐朽等问题,要经常检查维修,由于缺乏检测系统的智能检测,人为发现方式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和处理,导致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3、工地一般常有非工作人员入内参观,由于没有佩戴安全设备和缺乏工程安全常识,乘坐升降机时不熟悉升降机的操作,导致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因此,杜绝非专业人员乘坐升降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升降机常依托在墙壁表面建造,一般由于超重,设备腐朽等问题,要经常检查维修,由于缺乏检测系统的智能检测,人为发现方式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和处理,另外工地一般常有非工作人员入内参观,由于没有佩戴安全设备和缺乏工程安全常识,乘坐升降机时不熟悉升降机的操作,导致出现人身安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包括主体机构、监控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监控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辅助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墙体、机体、底座、螺丝一和螺丝二,所述机体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前端,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左右端,所述螺丝一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前端,所述螺丝二固定安装在机体的上端,所述监控机构包括固定环、液压杆和接电孔,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内端,且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液压杆固定安装在固定环的下端,所述接电孔固定设置在液压杆的左端。

5、优选的,所述监控机构还包括横杆、摄像头、推拉板、遮光板、人脸识别器、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横杆固定安装在液压杆的左端,通过横杆给摄像头提供力的支撑,让摄像头能在横杆上转动,加大拍摄范围,液压杆能升降摄像头,对摄像头进行不使用时拉到机体内进行保护,有效地提升了装置的智能性。

6、优选的,所述摄像头活动安装在横杆的上端,所述推拉板活动安装在摄像头的后端,所述遮光板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前端,所述人脸识别器固定安装在遮光板的下端,通过摄像头把升降机内的人员数量、是否佩戴安全帽等模块的信息采集,当长时间不使用时,液压杆把摄像头往上拉藏在机体内,推拉板把机体底部开设的洞口关闭上,避免灰尘进入,通过遮光板能遮挡太阳光,以免影响人脸识别,通过人脸识别器把非施工人员挑选出来,有效地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7、优选的,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前端,所述控制按钮固定设置在显示屏的右端,通过显示屏显示采集处理的模块信息,提供乘坐人参考,并且数据会传到控制中心,控制按钮能调节装置的参数,对不同标准要求的升降机进行使用,有助于提升装置的灵活性。

8、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电池组、模块处理器、散热机、接线端、线缆一、线缆二、线缆三和线缆四,所述电池组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内端,电池组能提供装置的电能,只需要间断地更换电池就能满足设备日常电量所需,有助于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9、优选的,所述模块处理器固定安装在电池组的右端,所述散热机固定安装在电池组的左端,所述接线端固定安装在电池组的上端,所述线缆一固定设置在模块处理器的左端,所述线缆二固定设置在散热机的右端,所述线缆三固定设置在显示屏的后端,所述线缆四固定设置在液压杆的左端,通过模块处理把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显示屏显示,有效地提升装置的智能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通过对人脸识别器,筛选出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头的活动安装,对升降机内人数和人脸等信息识别,再通过模块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分析,再传给显示屏,实现升降机运行可视化的目的,对有效地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12、2、该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通过摄像头把升降机内的人员数量、是否佩戴安全帽等模块的信息采集,当长时间不使用时,液压杆把摄像头往上拉藏在机体内,推拉板把机体底部开设的洞口关闭上,避免灰尘进入,通过遮光板能遮挡太阳光,以免影响人脸识别,通过人脸识别器把非施工人员挑选出来,有效地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13、3、该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通过模块处理把摄像头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显示屏显示,提供乘坐人参考,控制按钮能调节装置的参数,对不同标准要求的升降机进行使用,有助于提升装置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包括主体机构(1)、监控机构(2)和辅助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所述辅助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墙体(101)、机体(102)、底座(103)、螺丝一(104)和螺丝二(105),所述机体(102)固定安装在墙体(101)的前端,所述底座(103)固定安装在机体(102)的左右端,所述螺丝一(104)固定安装在底座(103)的前端,所述螺丝二(105)固定安装在机体(102)的上端,所述监控机构(2)包括固定环(201)、液压杆(202)和接电孔(203),所述固定环(201)固定安装在机体(102)的内端,且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液压杆(202)固定安装在固定环(201)的下端,所述接电孔(203)固定设置在液压杆(202)的左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机构(2)还包括横杆(204)、摄像头(205)、推拉板(206)、遮光板(207)、人脸识别器(208)、显示屏(209)和控制按钮(210),所述横杆(204)固定安装在液压杆(202)的左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05)活动安装在横杆(204)的上端,所述推拉板(206)活动安装在摄像头(205)的后端,所述遮光板(207)固定安装在机体(102)的前端,所述人脸识别器(208)固定安装在遮光板(207)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209)固定安装在机体(102)的前端,所述控制按钮(210)固定设置在显示屏(209)的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电池组(301)、模块处理器(302)、散热机(303)、接线端(304)、线缆一(305)、线缆二(306)、线缆三(307)和线缆四(308),所述电池组(301)固定安装在机体(102)的内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处理器(302)固定安装在电池组(301)的右端,所述散热机(303)固定安装在电池组(301)的左端,所述接线端(304)固定安装在电池组(301)的上端,所述线缆一(305)固定设置在模块处理器(302)的左端,所述线缆二(306)固定设置在散热机(303)的右端,所述线缆三(307)固定设置在显示屏(209)的后端,所述线缆四(308)固定设置在液压杆(202)的左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结构,包括主体机构、监控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监控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辅助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墙体、机体、底座、螺丝一和螺丝二,所述机体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前端,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左右端,所述螺丝一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前端,所述螺丝二固定安装在机体的上端。该基于智能AI识别的升降机运行可视化,通过对人脸识别器,筛选出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头的活动安装,对升降机内人数和人脸等信息识别,再通过模块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分析,再传给显示屏,实现升降机运行可视化的目的,对有效地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鸿鹏,张成洪,李知恒,冯成成,马俊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