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4304发布日期:2023-06-21 15:3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是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而在建筑施工中,升降机是经常需要使用到的设备,利用升降机可使得施工人员或货物的高度发生变化,进而来实现施工的目的。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机(授权公告号cn215946684u),该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液压杆伸缩,使伸缩架底部的转杆在第一滑槽内从左向右运动,使伸缩架延伸,使设置在伸缩底座顶部的伸缩杆运动,使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可以工作,通过使用伸缩轮,使伸缩底座由两侧往中部移动,使工作台两端卡接在伸缩台上,使工作台更为稳定,使人们工作时更加安全,通过设置伸缩杆,使伸缩架不易损坏,使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寿命得以延长。

3、但是,针对该专利来看还是存在不足,该专利虽然通过伸缩轮来实现工作台的稳定,可伸缩轮由于没有固定结构,这样导致在升降机移动到施工位置后会导致该升降机的稳定性较差,进而会对货物或人员升降造成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包括升降底座、对称设置在升降底座上表面的液压杆、安装在液压杆上端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底座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移动轮,且升降底座的下表面在两组移动轮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通过螺丝安装在升降底座下表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稳固板;

4、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近升降台前表面位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方设置有夹紧板,且固定板的上方对称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握杆。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板的前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安装套,所述固定板的后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嵌入第二安装套内部并通过螺丝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高度比连接杆的高度高。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升降台的前表面安装有报警器。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套,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嵌入第一安装套内部并通过螺丝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固板的内部设置有重力块,且稳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稳固机构,这样在将该升降底座移动到建筑施工位置后,可通过稳固机构中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工作,这样会使得稳固板向下移动进而与地面接触,同时该稳固板的内部设置有重力块,这样则可使得该升降底座的稳定性提高,避免在升降货物或人员时移动轮发生移动而对升降台上的货物或人员造成伤害,进而影响建筑施工的进程。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这样在第三电动伸缩杆工作时会使得夹紧板进行移动,这样可将放置在升降台上的货物进行自动夹紧,并且该可通过固定板内部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工作,这样会使得连接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人员握住握杆,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在升降时的安全性,该设置可对升降台上的货物或人员提供很好的防护作用,保证货物或人员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包括升降底座(1)、对称设置在升降底座(1)上表面的液压杆(3)、安装在液压杆(3)上端的升降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1)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移动轮(11),且升降底座(1)的下表面在两组移动轮(11)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4),所述稳固机构(4)包括通过螺丝安装在升降底座(1)下表面的安装板(45),所述安装板(45)的下方设置有稳固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3)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3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31)的伸缩端连接在连接杆(55)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52)的前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安装套(54),所述固定板(53)的后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56),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56)的伸缩端嵌入第二安装套(54)内部并通过螺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3)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高度比连接杆(55)的高度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且升降台(2)的前表面安装有报警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5)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3),所述稳固板(4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套(4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3)的伸缩端嵌入第一安装套(44)内部并通过螺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板(41)的内部设置有重力块(46),且稳固板(4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层(4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超载预警的建筑施工升降机结构,所述升降底座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移动轮,且升降底座的下表面在两组移动轮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通过螺丝安装在升降底座下表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稳固板;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近升降台前表面位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方设置有夹紧板。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固机构中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工作,这样会使得稳固板向下移动进而与地面接触,使得该升降底座的稳定性提高,避免在升降货物或人员时移动轮发生移动而对升降台上的货物或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曾风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市铭泉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