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1616发布日期:2023-10-02 03:2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放置架。


背景技术:

1、在对微生物进行开发培养时,需要使用到培养皿盛放微生物,培养皿是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实验中常用的器皿,其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培养皿质地脆弱、易碎,故在取放时应小心谨慎、轻拿轻放,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多个培养皿同时作业。

2、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5655251u)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皿用检测放置架,其中记载了:“通过在连接柱的外部转动设置套管,利用套管与连接柱的转动连接,可通过转动套管带动其外部连杆以及放置件的转动,从而利用放置件的转动,增加对放置件内部储放的培养皿在观察及检测时操作的便捷性;通过在放置件的上表面设置放置槽,利用放置槽可便于对培养皿进行整齐放置,从而避免多个培养皿叠放在一起时,观察麻烦的问题;通过设置磁圈和铁片,利用磁圈对铁片的磁吸力作用,可增加培养皿在放置槽内放置时的稳定性”,并提出了:“有些微生物实验如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需要每天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如果多个培养皿叠放在一起时,观察就比较麻烦,其次上下叠加摞在一起可能会发生上下培养皿彼此粘连的现象”的技术不足。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有些微生物实验例如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需要每天观察培养皿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如果多个培养皿叠放在一起时,观察就比较麻烦,其次上下叠加摞在一起可能会发生上下培养皿彼此粘连的现象,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放置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放置架,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无需将多个培养皿叠放在一起,便于观察且避免彼此粘连,同时通过分别对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进行手动转动,进而便于对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上的某个培养皿进行观察和操作,而通过置入组件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批量放置,并在放置后通过紧固组件有效提升培养皿放置的稳固性,在需要对某个培养皿进行操作时,通过取出组件方便将其快速取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放置架,其应用于微生物培养皿的批量放置;

4、包括基架,所述基架的底端均匀固定有四个支腿,所述基架内部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上端和下端均延伸至第一支柱外侧,所述第二支柱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柱,所述第三支柱的上端和下端均延伸至第二支柱外侧,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上端的外侧均固定有四个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远离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一端设置有置入组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放置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置入组件包括放置导框,每个所述连接支杆远离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一端均固定有放置导框,所述放置导框的底端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外侧与支座的内侧贴合,所述支板的下端且位于支座的下端设置有取出组件,所述放置导框的外侧还设置有紧固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放置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取出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支板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支板的一端贯穿支座并固定有握柄,所述连接柱与支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外侧且位于支板和支座之间还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还固定有卡块,所述支座底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卡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放置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中空连接筒,所述放置导框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中空连接筒,每个所述中空连接筒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放置导框的一端贯穿放置导框并固定有弧形压片,所述滑杆与放置导框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压片与放置导框内侧贴合,所述滑杆远离放置导框的一端与中空连接筒之间还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中空连接筒远离放置导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所述手拧螺栓的一端位于第一弹簧内侧并与滑杆贴合,所述手拧螺栓的另一端延伸至中空连接筒外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放置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柱下端的外侧且位于基架的下端固定有手阀一。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放置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柱下端的外侧且位于基架的下端固定有手阀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放置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支柱下端的外侧且位于基架的下端固定有手阀三。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置架,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无需将多个培养皿叠放在一起,便于观察且避免彼此粘连,同时通过分别对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进行手动转动,进而便于对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上的某个培养皿进行观察和操作,而通过置入组件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批量放置,并在放置后通过紧固组件有效提升培养皿放置的稳固性,在需要对某个培养皿进行操作时,通过取出组件方便将其快速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的底端均匀固定有四个支腿(2),所述基架(1)内部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柱(3),所述第一支柱(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柱(4),所述第二支柱(4)的上端和下端均延伸至第一支柱(3)外侧,所述第二支柱(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柱(5),所述第三支柱(5)的上端和下端均延伸至第二支柱(4)外侧,所述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和第三支柱(5)上端的外侧均固定有四个连接支杆(9),所述连接支杆(9)远离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和第三支柱(5)的一端设置有置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组件包括放置导框(10),每个所述连接支杆(9)远离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和第三支柱(5)的一端均固定有放置导框(10),所述放置导框(10)的底端固定有支座(16),所述支座(1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板(18),所述支板(18)的外侧与支座(16)的内侧贴合,所述支板(18)的下端且位于支座(16)的下端设置有取出组件,所述放置导框(10)的外侧还设置有紧固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组件包括连接柱(17),所述支板(18)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柱(17),所述连接柱(17)远离支板(18)的一端贯穿支座(16)并固定有握柄(19),所述连接柱(17)与支座(16)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柱(17)的外侧且位于支板(18)和支座(16)之间还套设有第二弹簧(20),所述连接柱(17)的外侧还固定有卡块(21),所述支座(16)底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2),所述卡块(21)与滑槽(2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中空连接筒(11),所述放置导框(10)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中空连接筒(11),每个所述中空连接筒(11)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靠近放置导框(10)的一端贯穿放置导框(10)并固定有弧形压片(13),所述滑杆(12)与放置导框(10)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压片(13)与放置导框(10)内侧贴合,所述滑杆(12)远离放置导框(10)的一端与中空连接筒(11)之间还固定有第一弹簧(14),所述中空连接筒(11)远离放置导框(1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15),所述手拧螺栓(15)的一端位于第一弹簧(14)内侧并与滑杆(12)贴合,所述手拧螺栓(15)的另一端延伸至中空连接筒(1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3)下端的外侧且位于基架(1)的下端固定有手阀一(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柱(4)下端的外侧且位于基架(1)的下端固定有手阀二(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柱(5)下端的外侧且位于基架(1)的下端固定有手阀三(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置架,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基架,基架的底端均匀固定有四个支腿,基架内部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柱,第一支柱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柱,第二支柱的上端和下端均延伸至第一支柱外侧,第二支柱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柱,第三支柱的上端和下端均延伸至第二支柱外侧,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上端的外侧均固定有四个连接支杆,连接支杆远离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一端设置有置入组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放置架,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无需将多个培养皿叠放在一起,便于观察且避免彼此粘连,而通过置入组件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批量放置。

技术研发人员:刘毫,滕亮,高跃鑫,张福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理享生态修复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