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露的油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2629发布日期:2023-07-28 08:1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露的油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桶,具体为一种防渗露的油桶。


背景技术:

1、油桶,即盛油用的桶,一般为铁皮或塑料材质做成圆筒形状,但是,现有的油桶底面与桶壁焊接处长时间使用后油品易从焊接处泄露,使用安全性低,难以满足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渗露的油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露的油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露的油桶,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内设有油桶本体,所述油桶本体的顶部贯穿安装底座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油桶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加油管;

3、所述安装底座上对称设有防渗露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防渗露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的外侧,所述连接块的外侧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连接块且延伸至安装底座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底部通过限位滑块与安装底座内壁底部滑动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所述螺杆与连接块之间螺纹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侧与油桶本体表面相互接触。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外侧对应螺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的内侧与螺杆表面相互接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在将油桶本体放置于安装底座内后,对两侧的螺杆进行转动,通过与连接块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转块向内侧旋转移动,在限位滑块的限位下,连接套可推动压紧板向内侧平移,实现对油桶本体的固定,并且压紧板内侧的密封垫可对油桶底面与桶壁焊缝处进行有效密封,防止泄露,该防渗露的油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实现油桶与底座之间的快速拆装,便于进行搬动转移,并且可对油桶底面与桶壁的焊接处进行密封,有效防止产生泄露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全面满足人们使用需求。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摇柄,方便使用者对螺杆转动,提高了操作的便捷度,通过设置密封垫,可起到对油桶底面与桶壁焊缝处密封的效果,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防尘圈,可防止外界灰尘杂物经连接套和螺杆之间的空隙渗入,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渗露的油桶,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内设有油桶本体(2),所述油桶本体(2)的顶部贯穿安装底座(1)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油桶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加油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露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露机构(4)包括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1)的外侧,所述连接块(41)的外侧设有螺杆(42),所述螺杆(42)的一端贯穿连接块(41)且延伸至安装底座(1)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块(43),所述转块(4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套(44),所述连接套(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紧板(45),所述压紧板(45)的底部通过限位滑块(46)与安装底座(1)内壁底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露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47),所述螺杆(42)与连接块(41)之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露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4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48),所述密封垫(48)的内侧与油桶本体(2)表面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露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44)外侧对应螺杆(4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尘圈(49),所述防尘圈(49)的内侧与螺杆(42)表面相互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露的油桶,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内设有油桶本体,油桶本体的顶部贯穿安装底座且延伸至其外部,油桶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加油管;安装底座上对称设有防渗露机构,防渗露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的外侧,连接块的外侧设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贯穿连接块且延伸至安装底座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块,转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套。该防渗露的油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实现油桶与底座之间的快速拆装,便于进行搬动转移,并且可对油桶底面与桶壁的焊接处进行密封,有效防止产生泄露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全面满足人们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峰,范春明,邹烈文,戴小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安吉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