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2089发布日期:2023-07-06 01:1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运输模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自动化的设计,运输模组的发展也随着发展,其中使用较多的有皮带运输、齿带运输等,但是现有的皮带或齿带运输中均会出现以下问题:1、带体出现过松的问题,此时则需要调节相应的转动轴的位置,从而实现带体的松紧调节;2、当带体调节的位置在预定位置时,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过载的问题,导致带体负荷影响运输精度;因此带体的调节方便关系着运输模组的稳定性,现有一般在带体的中部安装一个张紧轮对其进行调节,但是其主要通过位置实现松紧调节。调节较为麻烦,且需要单独打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旨在采用双调节装置实现对带体的调节,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相对位置,实现调节方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包括:

3、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安装于机架上;

4、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滑动安装于基座上,所述基座设有驱动第一调节座前后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调节座枢转安装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中部枢转安装于第一调节座,所述摆动臂的前端伸出第一调节座并枢转安装有至少一个调节轮;

5、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调节座可沿第一调节座的长度方向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座设有驱动第二调节座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调节座设有弧形槽,所述摆动臂的后端设于弧形槽内,当第二调节座前后移动,所述摆动臂可沿预定方向摆动。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实际设计中与带体相接触的部分是调节轮,首先通过第一调节座可以实现调节轮的前后位置调节,通过第二调节座可以实现调节轮的摆动幅度调节,从而使调节轮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所调整其位置,从而实现带体的位置调节,进而实现运输模组的张紧度调节,通过调节轮与带体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少负载,从而提高运输模组的使用寿命,且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的运输模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呈弯曲的长条状或为倾斜设置的条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的外壁为齿轮或弹性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板,所述侧板相对的壁面设有导滑槽,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两侧滑动安装于导滑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伸缩电机或丝杠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的后端枢转安装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伸入弧形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以第二调节座的中心对称分布有两个,对应的所述弧形槽设有两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手动调节丝杠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输模组的双调节张紧型轮结构,包括基座、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滑动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一调节座枢转安装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中部枢转安装于第一调节座,所述摆动臂的前端伸出第一调节座并枢转安装有至少一个调节轮,所述第二调节座可沿第一调节座的长度方向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座设有弧形槽,所述摆动臂的后端设于弧形槽内。在实际设计中与带体相接触的部分是调节轮,首先通过第一调节座可以实现调节轮的前后位置调节,通过第二调节座可以实现调节轮的摆动幅度调节,从而使调节轮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所调整其位置,从而实现带体的位置调节,进而实现运输模组的张紧度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郭汉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上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