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8482发布日期:2023-12-07 01:5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过滤器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生产过滤器所需的边框过程中,需要先将边框原料切割成长条状的料带,然后利用涂胶设备在料带涂胶,用于后续制备成过滤器边框。但料带在被涂胶前通常存储在周转箱内,料带在周转箱内未被梳理且较为混乱,当料带直接从周转箱内取出移动至涂胶设备过程中容易发生打结或卡顿等现象,导致生产过程暂停,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料带,以使料带处于整齐的状态。

2、本申请提供一种回收装置,该回收装置包括架体、第一导料件、驱动件、收料件和控制开关。第一导料件与架体滑动连接,第一导料件用于与料带抵接,以使料带的至少部分弯折。收料件与驱动件连接,收料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以回收抵接于第一导料件的料带。控制开关安装于架体,控制开关与驱动件电连接,控制开关包括沿第一导料件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其中,在料带的带动下,第一导料件向第一触发部滑动,直至第一导料件触发第一触发部,以使控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外力作用或第一导料件自重作用下,第一导料件向第二触发部滑动,直至第一导料件触发第二触发部,以使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开启状态也可以解释为闭合状态或通电状态)。

3、驱动件能带动收料件旋转运动,收料件通过旋转缠绕料带实现回收料带,以使料带处于整齐的状态。随着被回收的料带的数量越多,被回收的料带逐渐呈圆盘状,被回收的料带的直径越来越大,在收料件处于恒定转速条件下,被料带的线速度越来越大。但由于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的加工速度是用户预先设定的,即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所能输出料带的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当回收装置的回收速度大于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的输出速度时,并且料带中位于本申请实施例回收装置和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之间的部分进入张紧状态时,料带中位于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的部分会受到回收装置的运动干涉。为降低该运动干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的回收装置具有如下设置,详细地说,第一导料件与沿架体滑动连接,由于位于收料件的料带的直径越来越大,料带可以带动第一导料件相对于架体滑动。控制开关的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可以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导料件的滑动方向上。当料带带动第一导料件向第一触发部靠近,直至第一导料件触发第一触发部时,使得控制开关可以从闭合状态进入断开状态,与控制开关电连接的驱动件则进入暂停状态,收料件不继续回收料带。而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的可以继续加工料带,使得料带中位于回收装置和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之间的部分的长度增大,即料带中位于两个装置之间的部分处于松懈状态,位于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的料带受到回收装置的运动干涉的可能性较低。当驱动件停止后,被回收的料带不再带动第一导料件滑动,第一导料件可以在自重作用下或者外力作用下复位,即第一导料件可以向第二触发部靠近,直至第一导料件可以触发第二触发部,使得控制开关可以从断开状态进入开启状态,驱动件可以继续启动并驱动收料件继续回收料带,从而形成一个工作循环。本申请的回收装置可以连续实现上述工作循环,以将前一个工序的加工装置所加工的料带缠绕呈卷,以使料带处于整齐的状态,降低料带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发生打结或卡顿等问题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料带中至少部分被浪费的可能性,而且回收装置通过料带与前一个工序中的加工装置发生运动干涉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本申请的回收装置不仅提高料带的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所生产的料带的良品率,进一步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回收装置与前一个工序中的加工装置的兼容性较高。

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导料件相对于架体的滑动方向沿高度方向设置,第一触发部位于第二触发部的上侧。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架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第一导料件包括第一本体和轮状体,第一本体的两端各连接有轮状体,各轮状体能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并滚动,第一本体用于与料带抵接,第一本体能按压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导料件为轴状结构,第一导料件设置有环绕自身轴线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的内壁用于与料带抵接,以限制料带沿第一导料件轴线的运动。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导料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和至少两个第一限位环,第一本体为轴状结构,各第一限位环套设于第一本体,且各第一限位环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限位环的至少部分侧壁和第一本体的至少部分侧壁围合形成第一限位槽。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开关还包括联动件,第一触发部通过联动件与第二触发部连接,第一导料件能带动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中任一个以带动联动件。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回收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与架体连接的第二导料件,第二导料件用于与料带抵接,以使料带的至少部分弯折,优选地,第一导料件与两个第二导料件呈三角分布,以使料带的至少部分呈v形分布。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第二导料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料件与第二导料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料件位于第二导料件的下侧,其中一个第二导料件先用于与料带抵接,第一导料件然后用于与料带抵接,另一个第二导料件再用于与料带抵接。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料件包括转轴和收料盘,转轴与架体转动连接,收料盘包括轴套和限位件,轴套连接并套设于转轴,轴套的两端各连接有限位件,轴套的侧壁中位于两个限位件之间的部分用于缠绕料带,限位件的侧壁用于与料带抵接,以限制料带沿轴套轴线的运动。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轴套包第一连接部和缠绕部,缠绕部的两端各连接有第一连接部,缠绕部用于缠绕料带,第一连接部与限位件连接,和/或,限位件的至少部分为沿轴套径向延伸的杆状结构,沿轴套轴线投影,相邻两个限位件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件相对于所述架体的滑动方向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触发部位于所述第二触发部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一导料件包括第一本体和轮状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各连接有所述轮状体,各所述轮状体能在对应的所述滑槽内滑动并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件为轴状结构,所述第一导料件设置有环绕自身轴线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用于与所述料带抵接,以限制所述料带沿所述第一导料件轴线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和至少两个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本体为轴状结构,各所述第一限位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且各所述第一限位环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环的至少部分侧壁和所述第一本体的至少部分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还包括联动件,所述第一触发部通过所述联动件与所述第二触发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架体连接的第二导料件,所述第二导料件用于与所述料带抵接,以使所述料带的至少部分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料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料件与所述第二导料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料件位于所述第二导料件的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件包括转轴和收料盘,所述转轴与架体转动连接,所述收料盘包括轴套和限位件,所述轴套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轴套的两端各连接有所述限位件,所述轴套的侧壁中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的部分用于缠绕所述料带,所述限位件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料带抵接,以限制所述料带沿所述轴套轴线的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包第一连接部和缠绕部,所述缠绕部的两端各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缠绕部用于缠绕所述料带,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限位件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料带,该回收装置包括架体、第一导料件、驱动件、收料件和控制开关。第一导料件与架体滑动连接,第一导料件用于与料带抵接,以使料带的至少部分弯折。收料件与驱动件连接,收料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以回收抵接于第一导料件的料带。控制开关安装于架体,控制开关与驱动件电连接,控制开关包括沿第一导料件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其中,在料带的带动下,第一导料件向第一触发部滑动,直至第一导料件触发第一触发部,以使控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外力作用或第一导料件自重作用下,第一导料件向第二触发部滑动,直至第一导料件触发第二触发部,以使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海,郑欢杰,李汤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