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3755发布日期:2023-09-17 02:4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观光电梯轿壁,特别是一种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


背景技术:

1、在观光电梯中,轿厢在除去轿门以外的其余三面需安装透明玻璃材质的轿壁,使得轿厢内的乘客能够透过轿壁和电梯井道框架直接观察到外部风景。现有观光电梯中玻璃轿壁的安装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如专利201520671746.5所示,先通过将玻璃轿壁四周的型材相互焊接形成框架结构,再将玻璃轿壁扣入型材框架后,通过压板、卡扣等限位件对其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玻璃轿壁的水平脱出。但该结构的缺陷在于,由于玻璃轿壁在安装后的一侧仅靠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导致该限位结构在过度受力时很容易造成变形脱扣的问题,存在玻璃轿壁掉出的隐患,安装稳定性较差。

2、第二种安装结构则利用四周的型材框架通过凹槽直接扣合连接玻璃轿壁,然后再通过l形的角架相互连接形成框体,使得玻璃轿壁在受力后能够由轿壁整体进行支撑,且不会造成玻璃轿壁在凹槽部位的脱扣问题。但该结构的缺陷在于,若是将角架直接安装在型材框架的外部,便会使其暴露在乘客视野内,从而造成视觉效果的下降;若是将角架隐藏在型材框架的内侧,便会造成型材框架尺寸和复杂度的增加,以及对角架安装难度的增加,从而降低了电梯轿厢和玻璃轿壁的装卸效率。

3、因此,现有对玻璃轿壁的安装方式存在受力强度低、安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它具有受力强度高、方便安装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壁上的多个观光玻璃,每个观光玻璃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立柱,观光玻璃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横框,横框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立柱的侧壁上,立柱和横框上均设有连接观光玻璃的卡合口;所述横框和立柱均为型材框架,横框内侧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条,支撑条的中部形成贯穿的固定槽,所述横框两端的固定槽内连接有自攻螺丝,自攻螺丝的端部穿过立柱延伸至外部。

3、前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中,所述横框的内侧设有多条强固板,所述支撑条设置在强固板上并与强固板一体成型。

4、前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中,其中一条强固板的外部在折弯后形成卡合口。

5、前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中,所述观光玻璃的两侧延伸至横框外侧并扣入两侧立柱的卡合口内。

6、前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中,所述立柱包括后立柱和前立柱,后立柱的两侧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卡合口,所述前立柱的一侧设有卡合口,前立柱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轿前壁。

7、前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中,所述观光玻璃包括第一观光玻璃和第二观光玻璃,所述后立柱对称设置在第一观光玻璃的两侧并经卡合口连接第一观光玻璃,两个后立柱在垂直于第一观光玻璃一侧经卡合口连接有第二观光玻璃,两侧第二观光玻璃在远离后立柱一侧经前立柱连接轿前壁。

8、前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中,所述卡合口外端的立柱和横框上设有凸起部,卡合口内扣合连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截面外形为u形,橡胶条的内侧与观光玻璃相互贴合,橡胶条的外侧分别与卡合口的底面和两侧侧面相互贴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立柱和横框上的卡合口,使其能够分别从观光玻璃的四周对其进行扣合固定,从而保证观光玻璃的连接稳定性和结构强度;通过设置在横框内的支撑条和固定槽的配合,则使横框在安装时,作业人员能够将自攻螺丝外部直接穿过立柱并扣入固定槽内,从而一方面方便作业人员对电梯轿壁的组装,另一方面则能够去除角架的设置,即避免角架直接暴露在乘客视野内造成视觉效果的下降;

11、(2)通过对强固板和卡合口的结构配合,不仅能够降低横框整体的结构复杂度,还能够利用强固板和支撑条的配合提高横框在卡合口和自攻螺丝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观光玻璃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立柱和横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2、(3)通过设置在卡合口内的橡胶条,能够在观光玻璃扣入后对其进行包裹,从而避免观光玻璃的晃动和挤压破碎;通过位于橡胶条外部的凸起部,则能够在橡胶条扣入后进行限位,降低橡胶条掉出的可能性;

13、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受力强度高、方便安装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壁上的多个观光玻璃(1),每个观光玻璃(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立柱(2),观光玻璃(1)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横框(3),横框(3)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立柱(2)的侧壁上,立柱(2)和横框(3)上均设有连接观光玻璃(1)的卡合口(4);所述横框(3)和立柱(2)均为型材框架,横框(3)内侧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条(5),支撑条(5)的中部形成贯穿的固定槽(6),所述横框(3)两端的固定槽(6)内连接有自攻螺丝(7),自攻螺丝(7)的端部穿过立柱(2)延伸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3)的内侧设有多条强固板(8),所述支撑条(5)设置在强固板(8)上并与强固板(8)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强固板(8)的外部在折弯后形成卡合口(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玻璃(1)的两侧延伸至横框(3)外侧并扣入两侧立柱(2)的卡合口(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包括后立柱(201)和前立柱(202),后立柱(201)的两侧设有相互垂直设置的卡合口(4),所述前立柱(202)的一侧设有卡合口(4),前立柱(202)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轿前壁(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玻璃(1)包括第一观光玻璃(101)和第二观光玻璃(102),所述后立柱(201)对称设置在第一观光玻璃(101)的两侧并经卡合口(4)连接第一观光玻璃(101),两个后立柱(201)在垂直于第一观光玻璃(101)一侧经卡合口(4)连接有第二观光玻璃(102),两侧第二观光玻璃(102)在远离后立柱(201)一侧经前立柱(202)连接轿前壁(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口(4)外端的立柱(2)和横框(3)上设有凸起部(10),卡合口(4)内扣合连接有橡胶条(11),所述橡胶条(11)的截面外形为u形,橡胶条(11)的内侧与观光玻璃(1)相互贴合,橡胶条(11)的外侧分别与卡合口(4)的底面和两侧侧面相互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客电梯用轿壁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壁上的多个观光玻璃(1),每个观光玻璃(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立柱(2),观光玻璃(1)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横框(3),横框(3)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立柱(2)的侧壁上,立柱(2)和横框(3)上均设有连接观光玻璃(1)的卡合口(4);所述横框(3)和立柱(2)均为型材框架,横框(3)内侧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条(5),支撑条(5)的中部形成贯穿的固定槽(6),所述横框(3)两端的固定槽(6)内连接有自攻螺丝(7),自攻螺丝(7)的端部穿过立柱(2)延伸至外部。本技术具有受力强度高、方便安装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明,徐大权,翁文火,李慧,李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安家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