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送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1298发布日期:2023-06-10 01:1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送纱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纱线检测装置及送纱架领域。


背景技术:

1、碳纤维是重要的复合材料增强材料,拥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热性好、耐氧化性能好、耐腐蚀、导热、导电、降噪阻尼等特性。随着碳纤维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宽。不但在航空航天和高档体育用品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更在建筑、机械、化工、能源、交通、海洋石油、电磁屏蔽、抗静电、保温加湿等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碳纤维制成纱线后卷绕成卷作为碳纤维产品的生产的原材料, 碳纤维纱卷引出的带状碳纤维纱,经过过渡矫正台,将碳纤维纱进行分组,并导向至胶盒,胶盒内盛满胶,所有碳纤维纱都会经过胶盒并粘胶,再进一步加热挤压成型做成碳纤维产品。

2、碳纤维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碳纤维纱卷料筒旋转导致碳纤维纱受力、碳纤维纱卷不合格(中间有断裂)、整卷碳纤维纱卷使用完等因素,会偶发碳纤维纱缺失现象,缺纱后如果现场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导致后续生产的碳纤维产品不满足要求。对此现有的解决方式为人工定期巡视,发现后第一时间处理,还有部分厂家使用传统的纺织行业纬纱检测传感器进行检测依赖于人工定期巡视,发现后第一时间处理,这两种方式实际中,工人会有其他的工作任务,同时由于碳纤维产品生产中,一个碳纤维纱卷料架上有数十卷碳纤维纱卷,不能第一时间定位到缺纱的纱卷并及时处理,因此,这种处理方式效率低下,产品无法满足要求,产线产能下降,原材料的浪费,成本增加,还有传统的纺织行业纬纱检测方法因为原材料检测原理的不同,纬纱检测方法为孔洞检测,影响工装设计,不利于碳纤维穿纱,纬纱检测传感器是红外检测会受光线影响,主要检测纬纱;碳纤维纱为黑色,红外检测会有漏检/误检,因此纺织行业纬纱检测方法不适用于碳纤维纱的检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碳纤维纱卷的纱线输出检测更有效可靠的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的送纱架。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包括具有电容传感器构成电路结构的电容传感电路单元以及与电容传感器相对固定位置设置的穿纱工件,所述穿纱工件上设有穿纱结构供纱线穿引在内,所述穿纱结构对应在电容式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

4、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中还包括有继电器、开关器件和/或警示器件。

5、所述穿纱工件为一块状体,所述穿纱结构为该块状体上贯穿两相对面的导纱孔,所述导纱孔还包括有从其内侧壁贯通至方块体外侧壁的纱线嵌入缝,所述纱线嵌入缝为平直缝或者为具有拐角防脱的弯折缝。

6、还包括有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的与电容传感电路单元通讯连接的远程端监测模块。

7、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及穿纱工件一一对应的布设有多组构成多路检测模块,并且设有可控制多路检测模块的总控制单元。

8、一种具有上述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的送纱架,包括供放置纱卷的纱卷料架以及供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和穿纱工件安装设置的导纱架,所述纱卷料架上的纱卷引出的纱线从穿纱工件的穿纱结构穿过从而进行导纱并检测。

9、所述纱卷料架上有序的布设有若干个置料工位,所述电容传感器和穿纱工件一一对应的在导纱架上有序的布设有若干组并且构成多路检测模块,还包括有可控制多路检测模块的总控制单元和/或有线或无线通讯的与电容传感电路单元通讯连接的远程端监测模块。

10、所述导纱架包括多根上下间隔设置的横杆和分别连接横杆两端的立柱,所述电容传感器和穿纱工件一一对应在横杆上固定设置,所述横杆和/或立柱为具有内安装穿设腔的结构设置,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中还包括有安装设置在横杆或立柱内的继电器、一一对应各组电容传感器和穿纱工件设置在横杆上的开关器件和/或一一对应各组电容传感器和穿纱工件设置在横杆上的警示器件。

11、所述警示器件为指示灯或声光报警器。

12、所述远程端监测模块包括有上位机、检测大看板和/或无线移动终端设备。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的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其不同于现有纬纱检测方式,采用的是具有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传感电路单元来进行检测,电容式传感器是通过两个电极产生的电场来感应被测物,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在电容式传感器的检测距离范围内可有效可靠的进行纱线,且不受光线影响,特别适合于碳纤维纱线的缺纱检测,当然也可适于其他线的检测应用。在电容传感电路单元还可根据需要在电路结构中增加其他功能作用的器件,如上述还包括有继电器、警示器件等的器件,可便于技术员的快速处理。具有上述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的送纱架具有用直观便捷、可独立控制、具可调整性、安全可靠、具可模块化设计、具可扩展性等方面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电容传感器构成电路结构的电容传感电路单元以及与电容传感器相对固定位置设置的穿纱工件,所述穿纱工件上设有穿纱结构供纱线穿引在内,所述穿纱结构对应在电容式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所述穿纱工件为一块状体,所述穿纱结构为该块状体上贯穿两相对面的导纱孔,所述导纱孔还包括有从其内侧壁贯通至方块体外侧壁的纱线嵌入缝,所述纱线嵌入缝为平直缝或者为具有拐角防脱的弯折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中还包括有继电器、开关器件和/或警示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的与电容传感电路单元通讯连接的远程端监测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及穿纱工件一一对应的布设有多组构成多路检测模块,并且设有可控制多路检测模块的总控制单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及穿纱工件一一对应的布设有多组构成多路检测模块,并且设有可控制多路检测模块的总控制单元。

6.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的送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放置纱卷的纱卷料架以及供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和穿纱工件安装设置的导纱架,所述纱卷料架上的纱卷引出的纱线从穿纱工件的穿纱结构穿过从而进行导纱并检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的送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卷料架上有序的布设有若干个置料工位,所述电容传感器和穿纱工件一一对应的在导纱架上有序的布设有若干组并且构成多路检测模块,还包括有可控制多路检测模块的总控制单元和/或有线或无线通讯的与电容传感电路单元通讯连接的远程端监测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的送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架包括多根上下间隔设置的横杆和分别连接横杆两端的立柱,所述电容传感器和穿纱工件一一对应在横杆上固定设置,所述横杆和/或立柱为具有内安装穿设腔的结构设置,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中还包括有安装设置在横杆或立柱内的继电器、一一对应各组电容传感器和穿纱工件设置在横杆上的开关器件和/或一一对应各组电容传感器和穿纱工件设置在横杆上的警示器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的送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端监测模块包括有上位机、检测大看板和/或无线移动终端设备。

10.如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的送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中还包括有继电器、开关器件和/或警示器件,所述警示器件为指示灯或声光报警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纱线检测装置及送纱架领域,具体是公开一种组合型碳纤维缺纱检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送纱架,该装置包括具有电容传感器构成电路结构的电容传感电路单元以及与电容传感器相对固定位置设置的穿纱工件,所述穿纱工件上设有穿纱结构供纱线穿引在内,所述穿纱结构对应在电容式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送纱架包括供放置纱卷的纱卷料架以及供所述电容传感电路单元和穿纱工件安装设置的导纱架,所述纱卷料架上的纱卷引出的纱线从穿纱工件的穿纱结构穿过从而进行导纱并检测。该装置对于碳纤维纱卷的纱线输出检测更有效可靠,还具有用直观便捷、可独立控制、具可调整性、安全可靠、具可模块化设计、具可扩展性等方面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梁培栋,李彦雄,凌浩,张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通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