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0572发布日期:2023-10-28 15: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氧化残液贮存,特别涉及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


背景技术:

1、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时,会产生氧化残液,氧化残液杂质含量高,稳定度低,极易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氧气和放出热量。氧化残液的分解增加了生产过程的不稳定因素,降低了生产安全系数,是一大安全隐患,必须及时的将氧化塔内的氧化残液排出到贮存装置中,后续可经过分层、过滤、和添加稳定剂后可以加以回收进萃取塔利用,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

2、现有的氧化残液贮存装置,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密封罐,用于储存氧化残液,但是氧化残液在排出后,密封罐的内壁上会残留氧化残液,残留的氧化残液会分解并将杂质残留在内壁上,导致清洁起来费时费力,缺乏清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包括外罐;所述外罐内套接有内罐;所述内罐内设有贮存腔;所述贮存腔的底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底刮板;所述底刮板的底部活动抵触在贮存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贮存腔内设有清洁机构;所述丝杆与清洁机构螺纹连接;所述贮存腔的内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设有若干组限位柱;

2、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环的内壁螺纹连接在丝杆的外壁上;所述套环的外侧设有清洁环;所述套环与清洁环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套环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设有若干组连接杆;每组所述连接杆的远离套环的一端均与清洁环的内壁连接;所述清洁环的外壁活动抵触在贮存腔的内壁上;所述清洁环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开设有若干组和限位柱数量相同的限位槽;每组所述限位柱均活动贯穿于相应的一组限位槽内。

3、进一步的,所述外罐的底部边缘处设有若干组支撑柱;所述外罐的内壁和内罐的外壁之间设有制冷腔。

4、进一步的,所述贮存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下料槽;所述外罐的底部设有下料阀。

5、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腔内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两端分别与下料槽和下料阀连通。

6、进一步的,相邻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均卡接有一组滤网;所述制冷腔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制冷器。

7、进一步的,所述外罐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传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贮存腔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贮存腔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与贮存腔连通。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控制丝杆转动,在丝杆与套环的螺纹连接下,且每组限位柱活动贯穿于相应的一组限位槽内进行限位,使得套环通过若干组连接杆带动清洁环下降,从而对贮存腔内壁上附着的杂质刮入贮存腔底部,同时丝杆转动时会带动底刮板做扇面运动,从而将贮存腔底部内壁上附着的杂质刮入下料槽内,从而进行排出,提高了贮存装置的清洁效率。

12、2、通过在外罐和内罐之间设置制冷腔,并通过制冷器降低制冷腔内的温度,从而降低内罐的温度,避免了氧化残液在分解时持续释放热量,减缓了氧化残液的分解速度,提高了贮存装置的储存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罐(1);所述外罐(1)内套接有内罐(7);所述内罐(7)内设有贮存腔(9);所述贮存腔(9)的底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底刮板(19);所述底刮板(19)的底部活动抵触在贮存腔(9)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贮存腔(9)内设有清洁机构(17);所述丝杆(14)与清洁机构(17)螺纹连接;所述贮存腔(9)的内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设有若干组限位柱(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1)的底部边缘处设有若干组支撑柱(6);所述外罐(1)的内壁和内罐(7)的外壁之间设有制冷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腔(9)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下料槽(10);所述外罐(1)的底部设有下料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腔(8)内设有下料管(11);所述下料管(11)的两端分别与下料槽(10)和下料阀(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连接杆(1702)之间均卡接有一组滤网(1705);所述制冷腔(8)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制冷器(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1)的底部设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与丝杆(14)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腔(9)的顶部设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与贮存腔(9)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3)的顶部设有密封盖(4);所述顶盖(2)的顶部设有空压机(5);所述空压机(5)的输出端与贮存腔(9)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氧化残液贮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氧水氧化残液废水贮存装置。包括外罐;所述外罐内套接有内罐;所述内罐内设有贮存腔;所述贮存腔的底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底刮板;所述底刮板的底部活动抵触在贮存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贮存腔内设有清洁机构。本技术通过控制丝杆转动,在丝杆与套环的螺纹连接下,且每组限位柱活动贯穿于相应的一组限位槽内进行限位,使得套环通过若干组连接杆带动清洁环下降,从而对贮存腔内壁上附着的杂质刮入贮存腔底部,同时丝杆转动时会带动底刮板做扇面运动,从而将贮存腔底部内壁上附着的杂质刮入下料槽内,从而进行排出,提高了贮存装置的清洁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兰发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龙岩龙化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