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8353发布日期:2023-10-21 19:3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栓紧带应用,具体涉及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1、栓紧带应用广泛,主要与待运输货物的拴紧固定或起吊货物的拴紧固定等。

2、原料丝带是栓紧带成品的制作前的基料,为了达到不同的承载力使用要求,针对不同的制作标注,需要通过编制设备将不同的原料带编制成半成品,再将不同股半成品编织成成品栓紧带。

3、在利用编制设备将原料丝带编制成半成品栓紧带时,在进料部分需要供料结构将不同的原料丝带供应导向至编制设备。不同的多个供料结构通常呈水平向放置在编制设备的进料一侧,因为水平向放置,故需要将不同的供料结构输送的原料丝带进行引导至编制设备的进料处,目前还没有专用于多个供料结构同时引导的设计结构,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4、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包括竖支撑腿、供料转筒、原料聚酯纤维丝和卧式供料筒装配框架,所述一组竖支撑腿的同侧外壁设置有竖固定座,所述竖固定座上分别设置有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所述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的对面侧壁对称设置有引导杆固定座,所述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之间通过引导杆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杆;其中,若干个导向杆呈垂直向“一字型”设置在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相对面侧壁,原料聚酯纤维丝分别通过导向杆下方引出。

3、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竖固定设置为横l形结构,所述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设置为条形结构。

4、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引导杆固定座一面内的导向杆固定焊槽。

5、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导向杆上的若干个原料丝限位导板。

6、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导向杆、若干个原料丝限位导板为一体成型的不锈钢制得;所述引导杆固定座设置为圆锥形结构,且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若干个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通孔、引导杆固定座和导向杆固定焊槽为一体成型的不锈钢制得;所述竖固定座和若干个竖固定座螺孔为一体成型的不锈钢制得。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1、适用于水平向放置多个供料结构上供料转筒原料丝的同步引导,保证精准和稳定的进入编制设备,提高半成品栓紧带的编织效率和品质;2、采用组合式设计,便于拆装维护及运输,同时多个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部件,制作便捷,耐用、降低成本;3、增加的若干个原料丝限位导板,在原料丝输送时相邻的原料丝之间不接触摩擦、无静电,也降低磨损。



技术特征:

1.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包括一组竖支撑腿(10)、供料转筒(11)、原料聚酯纤维丝(12)和卧式供料筒装配框架(1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固定座(14)设置为横l形结构,所述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16)设置为条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引导杆固定座(20)一面内的导向杆固定焊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导向杆(22)上的若干个原料丝限位导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2)、若干个原料丝限位导板(23)为一体成型的不锈钢制得;所述引导杆固定座(20)设置为圆锥形结构,且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16)、若干个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通孔(17)、引导杆固定座(20)和导向杆固定焊槽(21)为一体成型的不锈钢制得;所述竖固定座(14)和若干个竖固定座螺孔(15)为一体成型的不锈钢制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栓紧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栓紧带的组合式多级原料丝带引导装置,包括竖支撑腿、竖固定座、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引导杆固定座和若干个导向杆等;其中,若干个导向杆呈垂直向“一字型”设置在垂直向可调节定位部相对面侧壁,原料聚酯纤维丝分别通过导向杆下方引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适用于水平向放置多个供料结构上供料转筒原料丝的同步引导,保证精准和稳定的进入编制设备,提高半成品栓紧带的编织效率和品质;采用组合式设计,便于拆装维护及运输,同时多个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部件,制作便捷,耐用、降低成本;增加的若干个原料丝限位导板,在原料丝输送时相邻的原料丝之间不接触摩擦、无静电,也降低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坡,李超迪,陈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德力特索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