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口袋上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8738发布日期:2023-11-06 22:4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阀口袋上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粉体包装机械,具体涉及阀口袋上袋装置。


背景技术:

1、粉体包装中为了避免包装过程中造成粉尘飞扬,多选用阀口袋作为包装用袋,如水泥、超细滑石粉、钛白粉等其它粉体的包装。阀口袋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包装袋,从顶部或底部阀口进料,采用专门灌装设备,灌装完毕后,内装物会从内部挤压封闭阀口,达到自动封口的效果,而且灌装物料后堆包整齐,美观,属于环保袋。

2、传统的阀口袋在与灌装设备连接时采用人工开口套设在灌装管上的方式,但是人工上袋的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在粉尘大量存在的空间内工作,容易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损害身体健康。

3、专利号为cn21551439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阀口袋上袋机,输送机4将阀口袋从输入端传送至输出端(第一工位),第一驱动机构22工作,电机222驱使主同步轮226转动,在从同步轮226和同步带228的配合下,同步带228转动,带动滑块22 4相对滑杆221滑动,同时使得输出架225向第一工位移动,吸盘23靠近阀口袋并将其吸住,随后电机222反向转动,同理的,在第一驱动机构22各部件的传动下,输出架225向上移动,直至到达第二工位后,电机22停止工作,从而将阀口袋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处;

4、然后第二驱动机构32工作,第三气缸322动作,驱使连接板323上的部件靠近第二工位,即水平移动,使得第一开袋板34和第二开袋板35同时插入阀口袋内,紧接着,第一气缸33动作,驱使第二开袋板35向垂直第一开袋板34的延伸方向上运动,即第二开袋板35向上运动,远离第一开袋板34,从而撑开阀口袋的阀口;随后气动手指52动作,夹住阀口袋,第四气缸51动作,使得气动手指52向下运动,从而将阀口袋拉扯平整,使阀口袋的阀口保持规整,接着气动手指52再次工作,松开对阀口袋的夹持,第四气缸51反向动作,使气动手指52移动至初始位置,最后控制系统会使机械臂或其它夹持装置将此开袋完成的阀口袋转运至下一道工序中;

5、该专利中,通过第一开袋板34和第二开袋板35同时插入阀口袋内,并使第二开袋板35向上运动,远离第一开袋板34,从而撑开阀口袋的阀口,而阀口袋在初始状态下,袋口为内壁相贴的扁平状,袋口处的缝隙非常小,第一开袋板34和第二开袋板35在朝向阀口袋的袋口移动时,难以直接插入阀口袋的缝隙中,从而难以将阀口袋的袋口撑开。

6、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上述内容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阀口袋上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阀口袋开口装置难以将阀口袋的袋口撑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阀口袋上袋装置,包括:

3、机架,机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滑动轨道和第二滑动轨道、及将第一滑动轨道和第二滑动轨道遮罩在内的罩体;

4、取袋组件,包括设置在罩体上的第一支撑架、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取袋件、及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取袋件穿入罩体内且端头上设有第一负压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取袋件连接,以带动第一负压件移动吸取阀口袋;

5、上袋组件,包括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设置在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二驱动件、及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连接的第一联动件;

6、开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上的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分别设置在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上的第一开袋件和第二开袋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分别带动第一开袋件和第二开袋件相向移动,以将第一负压件上吸取的阀口袋的袋口开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动导轨、第二滑动导轨之间形成第一操作空间;所述第一开袋件、第二开袋件之间形成与第一操作空间平行且轴心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操作空间;所述第一取袋件依次穿过第二操作空间和第一操作空间;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联动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三滑动导轨;所述第一取袋件为设置在第三滑动导轨上的第三气动滑块;所述第一负压件包括负压吸盘及与负压吸盘连接的负压泵。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开袋件包括与第三驱动件连接的第一开袋板、切斜设置在第一开袋板底端的第一过渡板、及竖直设置在第一过渡板底端的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开袋件包括与第四驱动件连接的第二开袋板、切斜设置在第二开袋板底端的第二过渡板、及竖直设置在第二过渡板底端的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贴时,第一开袋板与第二开袋板远离第一夹持板的端头之间留有间距形成第三操作空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外部指令分别控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开启或关闭。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还包括储袋组件;所述储袋组件包括储袋框、设置在储袋框底部的第一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往复移动,以使储袋框上下移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还包括储袋组件;所述储袋组件包括储袋框、设置在储袋框底部的第一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往复移动,以使储袋框上下移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4、在取袋组件与开袋组件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将阀口袋的袋口撑开,同时在上袋组件的带动下将撑开袋口后的阀口袋推动到接料管上,能够将吸取阀口袋、撑开阀口袋的袋口、将阀口袋与接料管连接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阀口袋上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袋上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导轨、第二滑动导轨之间形成第一操作空间(201);所述第一开袋件(803)、第二开袋件(804)之间形成与第一操作空间(201)平行且轴心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操作空间(805);所述第一取袋件(502)依次穿过第二操作空间(805)和第一操作空间(201);第一联动件(704)包括第一联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口袋上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501)包括第三滑动导轨;所述第一取袋件(502)为设置在第三滑动导轨上的第三气动滑块;所述第一负压件(504)包括负压吸盘(5041)及与负压吸盘(5041)连接的负压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口袋上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袋件(803)包括与第三驱动件(801)连接的第一开袋板(8031)、切斜设置在第一开袋板(8031)底端的第一过渡板(8032)、及竖直设置在第一过渡板(8032)底端的第一夹持板(8033);所述第二开袋件(804)包括与第四驱动件(802)连接的第二开袋板、切斜设置在第二开袋板底端的第二过渡板、及竖直设置在第二过渡板底端的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8033)、第二夹持板相贴时,第一开袋板(8031)与第二开袋板远离第一夹持板(8033)的端头之间留有间距形成第三操作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口袋上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第一驱动件(503)、第二驱动件(703)、第三驱动件(801)、第四驱动件(802)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外部指令分别控制第一驱动件(503)、第二驱动件(703)、第三驱动件(801)、第四驱动件(802)开启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口袋上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袋组件(6);所述储袋组件(6)包括储袋框(601)、设置在储袋框(601)底部的第一升降件(602)所述第一升降件(602)往复移动,以使储袋框(601)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口袋上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控组件;所述感控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取袋件(502)上的第一发射件、设置在储袋框(601)底部与第一感应件配合的第一感应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阀口袋上袋装置,涉及粉体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取袋组件、上袋组件、开袋组件,机架上设有第一滑动轨道、第二滑动轨道、罩体;取袋组件包括设第一支撑架、第一取袋件、第一驱动件,第一取袋件端头上设有第一负压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取袋件连接,以带动第一负压件移动吸取阀口袋;上袋组件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联动件;开袋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第一开袋件、第二开袋件,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分别带动第一开袋件和第二开袋件相向移动,以将第一负压件上吸取的阀口袋的袋口开启,能够将阀口袋的袋口撑开,同时在上袋组件的带动下将撑开袋口后的阀口袋推动到接料管上。

技术研发人员:汪维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永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