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输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4206发布日期:2023-10-25 11: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力输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力输灰,具体涉及一种气力输灰装置。


背景技术:

1、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粉尘物料,为了确保环境不产生无组织排放,较多的企业采用气力输灰管道输送灰类物料,但是在检修维护过程会产生焊条、螺丝等金属杂物,而这些杂物与物料混合后会被一同输送到后道工序设备中,会对设备以及生产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生产性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力输灰装置,保证物料中的杂物不会被输送到后续工序机器中,避免影响生产。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力输灰装置,包括输灰管道、壳体和过滤件,所述输灰管道包括具有排料口的除杂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关口,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除杂段上且包覆所述排料口,所述壳体通过所述排料口与所述输灰管道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过滤件贯穿所述除杂段,并且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除杂段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所述过滤件上设置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的至少一端设置在所述排料口内,或者沿输灰方向,所述过滤件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排料口后方、且靠近所述排料口。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为贴合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板件或网件。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包括1个以上棒件组,每个所述棒件组均包括平行、共面且间隔设置的至少2根过滤棒,相邻两根所述过滤棒之间间隙以及位于最外侧的过滤棒与所述除杂段的管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过滤通道。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棒均贯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包括2个以上所述棒件组,沿输灰方向各所述棒件组的过滤通道的尺寸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最末的棒件组的过滤通道的尺寸不大于杂质的尺寸。

7、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棒件组的布置平面相互平行,相邻的2个所述棒件组的过滤棒之间相互搭接且存在夹角以形成网格,所述网格构成所述过滤通道。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力输灰装置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过滤棒与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密封件。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杂段为两段管道,所述两段管道的对接断口构成所述排料口,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两段管道之间、且贯穿所述排料口。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杂段水平设置,所述过滤件以任意角度设置;或者所述除杂段倾斜设置,所述过滤件与所述除杂段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满足a≤b,b为所述过滤件水平设置时,所述过滤件与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当所述排料口靠近地面一侧时,b≥90°,当所述排料口远离地面一侧时,b≤90°。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排料口后方时,所述过滤件靠近所述排料口的一端与所述排料口的边界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大于所需过滤的杂质的最小尺寸。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力输灰装置,包括输灰管道、壳体和过滤件;输灰管道包括具有排料口的除杂段,以在气力输灰作业停止时,将内部的杂物排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关口,壳体套设在除杂段上且包覆排料口,壳体通过排料口与输灰管道连通,以封闭输灰管道,满足气力输灰的密封条件,避免漏灰,且便于人员定期将过滤的杂物清理。过滤件设置于壳体、且过滤件贯穿于除杂段内,且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除杂段的入口和出口之间以分隔除杂段的入口和出口,过滤件上设置有多个过滤通道,除杂段沿输灰方向的入口和出口仅通过过滤通道连通,过滤件封堵隔断除杂段,以尽可能将杂物拦下、避免杂物进入下一工序中。过滤件的至少一端设置在排料口内,或者沿输灰方向,过滤件的至少一端位于排料口后方、且靠近排料口,保证阻隔过滤下的杂物可以从排料口排出,避免杂物堆积在管道内部。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力输灰装置,在进行输灰作业时,如果管道中出现杂物,经过除杂装置时杂物会被过滤件拦下来,而灰类物料则因粒度细可继续输送走,待停止输灰作业时,杂物会自然掉入到壳体内或留在除杂段中,可人工定期打开除杂装置将杂物清理出来,避免杂物对输灰作业或后道工序造成影响。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气力输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气力输灰装置的侧视面剖视图。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灰管道、壳体和过滤件,所述输灰管道包括具有排料口的除杂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关口,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除杂段上且包覆所述排料口,所述壳体通过所述排料口与所述输灰管道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过滤件贯穿所述除杂段,且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除杂段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所述过滤件上设置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的至少一端设置在所述排料口内,或者沿输灰方向,所述过滤件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排料口后方、且靠近所述排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贴合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板件或网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1个以上棒件组,每个所述棒件组均包括平行、共面且间隔设置的至少2根过滤棒,相邻两根所述过滤棒之间间隙以及位于最外侧的过滤棒与所述除杂段的管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过滤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棒均贯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2个以上所述棒件组,沿输灰方向各所述棒件组的过滤通道的尺寸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最末的棒件组的过滤通道的尺寸不大于杂质的尺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棒件组的布置平面相互平行,相邻的2个所述棒件组的过滤棒之间相互搭接且存在夹角以形成网格,所述网格构成所述过滤通道。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输灰装置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过滤棒与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密封件。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段为两段管道,所述两段管道的对接断口构成所述排料口,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两段管道之间、且贯穿所述排料口。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段水平设置,所述过滤件以任意角度设置;或者所述除杂段倾斜设置,所述过滤件与所述除杂段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满足a≤b,b为所述过滤件水平设置时,所述过滤件与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当所述排料口靠近地面一侧时,b≥90°,当所述排料口远离地面一侧时,b≤90°。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力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排料口后方时,所述过滤件靠近所述排料口的一端与所述排料口的边界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大于所需过滤的杂质的最小尺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力输灰装置,该气力输灰装置包括输灰管道、壳体和过滤件,所述输灰管道包括具有排料口的除杂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关口,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除杂段上且包覆所述排料口,所述壳体通过所述排料口与所述输灰管道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过滤件贯穿所述除杂段,并且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除杂段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所述过滤件上设置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的至少一端设置在所述排料口内,或者沿输灰方向,过滤件的至少一端位于排料口后方、且靠近排料口,当进行输灰作业时,管道中存在有杂物时,会被过滤件挡下,而灰类物料由于远细于杂物,在高压力输送的条件下则可通过过滤件,杂物因小于过滤通道而无法通过。

技术研发人员:石江山,刘广潇,何小琴,刘勇君,毕丹丹,杨珊,杨玉卓,金永明,罗尧升,刘胜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