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轨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4810发布日期:2023-10-21 22:1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轨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传输轨道,具体地,涉及一种圆形轨道组件。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实体工业领域中,传输方式有很多中,圆形的轨道传输也是其中一种。现有技术通过一个转盘电机来驱动转盘转动从而带动对应物料承接装置的转动。一般由于转盘电机安装位置固定,在驱动转动的同时,会承受一定的压力。经年累月会对电机本身造成伤害。如何提供一种针对转盘传输的新的结构,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圆形轨道组件,以解决上述若干技术缺陷之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圆形轨道组件,包括:

3、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台面,所述台面包括贯穿孔;

4、电动转盘组,安装于所述台面下方;

5、手动转盘组,安装于所述台面上方;

6、若干支架,贯穿所述贯穿孔,所述支架顶端与所述手动转盘组连接,所述支架底端与所述电动转盘组连接;

7、磁铁,安装于所述电动转盘组靠近台面的表面上,与所述台面靠近电动转盘组的表面之间存在距离。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转盘组包括水平的动盘,所述动盘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

9、所述动盘上方设置与所述动盘同心的定盘,所述动盘相对于所述定盘转动。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磁铁安装于所述动盘上表面,与铁质的所述台面之间存在距离。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定盘与所述台面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定盘为环形结构,所述定盘的环内侧面和环外侧面设置向环形各自方向凹陷的内环槽和外环槽;所述动盘上设置若干、分别均匀地与对应内环槽和外环槽卡接的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台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联动一个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二输出轮设于所述台面的下表面;所述动盘外缘套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输出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抵压,形成过盈配合结构。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动盘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电机联动一个第一输出轮,所述第一输出轮设置与所述动盘的上表面,所述定盘外缘套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输出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抵压,形成过盈配合结构。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手动转盘组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固定环形的卡环,所述卡环的内环面设置v型环槽。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随动盘,所述随动盘为环形结构,所述随动盘靠近连接板一侧圆周均匀布设多个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动与所述卡环的环槽卡接。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台面底部安装多个支腿。

18、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圆形轨道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圆形轨道组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台面,所述台面包括贯穿孔;电动转盘组,安装于所述台面下方;手动转盘组,安装于所述台面上方;若干支架,贯穿所述贯穿孔,所述支架顶端与所述手动转盘组连接,所述支架底端与所述电动转盘组连接;磁铁,安装于所述电动转盘组靠近台面的表面上,与所述台面靠近电动转盘组的表面之间存在距离。本申请保护一种圆形的轨道形式,提供一种可以形成圆形传输路径的底层结构,并在底层结构的基础上添加磁铁,磁铁和铁质台面形成隔空吸引,提高整体传输的稳定性。

20、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盘组包括水平的动盘,所述动盘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磁铁安装于所述动盘上表面,与铁质的所述台面之间存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盘与所述台面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盘为环形结构,所述定盘的环内侧面和环外侧面设置向环形各自方向凹陷的内环槽和外环槽;所述动盘上设置若干、分别均匀地与对应内环槽和外环槽卡接的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台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联动一个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二输出轮设于所述台面的下表面;所述动盘外缘套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输出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抵压,形成过盈配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动盘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电机联动一个第一输出轮,所述第一输出轮设置与所述动盘的上表面,所述定盘外缘套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输出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抵压,形成过盈配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转盘组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固定环形的卡环,所述卡环的内环面设置v型环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动盘,所述随动盘为环形结构,所述随动盘靠近连接板一侧圆周均匀布设多个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轮与所述卡环的环槽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轨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底部安装多个支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圆形轨道组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台面,所述台面包括贯穿孔;电动转盘组,安装于所述台面下方;手动转盘组,安装于所述台面上方;若干支架,贯穿所述贯穿孔,所述支架顶端与所述手动转盘组连接,所述支架底端与所述电动转盘组连接;磁铁,安装于所述电动转盘组靠近台面的表面上,与所述台面靠近电动转盘组的表面之间存在距离。本申请保护一种圆形的轨道形式,提供一种可以形成圆形传输路径的底层结构,并在底层结构的基础上添加磁铁,磁铁和铁质台面形成隔空吸引,提高整体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冰,柳如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讯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