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5155发布日期:2023-10-21 22:1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减震,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梯轿厢底部缓冲减震结构是为了在电梯上行或下行时避免轿厢与底坑之间产生过大的冲击力而设计的。

2、而电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且容易出现问题,处于轿厢底部的缓冲减震结构同样使用频繁,在电梯运作过程中若电梯出现如顿挫振动等情况时均会对缓冲减震结构造成影响,若不及时则会影响缓冲结构使用寿命,在电梯自身行进过程中也会存在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包括缓冲板与轿厢底座,所述轿厢底座滑动连接在缓冲板的顶部,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硫化橡胶柱,所述硫化橡胶柱的顶部与轿厢底座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轿厢底座的底部,所述缓冲弹簧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减震柱,所述橡胶减震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轿厢底座的底部,所述橡胶减震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的顶部,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座,所述橡胶座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所述轿厢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贯穿安装筒并与橡胶座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缓冲板的顶部集成有单片机,所述缓冲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与压力传感器均与单片机信号连接。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监测机构包含有两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的顶部,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在缓冲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均铰接有重力座,两个所述重力座相对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与单片机信号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重力座的左右两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重力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由金属材料制成。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复位弹簧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的顶部,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底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上开设有拓展槽,所述拓展槽位于压力传感器的顶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板的顶部集成有闪烁灯,所述闪烁灯与单片机信号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硫化橡胶柱采用天然橡胶制成,所述硫化橡胶柱表面进行喷漆处理。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硫化橡胶柱、缓冲弹簧与橡胶减震柱来对轿厢底座进行支撑并实现缓冲减震,且通过设置可形变的橡胶座对压力传感器进行下压,实现缓冲效果的同时可根据压力传感器判断电梯是否平稳运行,且通过设置监测机构来对电梯是否顿挫振动以及弹簧组件是否需要更换进行监测,以避免缓冲组件出现问题影响电梯轿厢的缓冲减震效果,同时可在电梯轿厢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反馈便于检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包括缓冲板(1)与轿厢底座(2),所述轿厢底座(2)滑动连接在缓冲板(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硫化橡胶柱(3),所述硫化橡胶柱(3)的顶部与轿厢底座(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缓冲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4),所述缓冲弹簧(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轿厢底座(2)的底部,所述缓冲弹簧(4)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减震柱(5),所述橡胶减震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轿厢底座(2)的底部,所述橡胶减震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1)的顶部,所述缓冲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筒(6),所述安装筒(6)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安装筒(6)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座(8),所述橡胶座(8)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7)相接触,所述轿厢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压杆(9),所述压杆(9)的底端贯穿安装筒(6)并与橡胶座(8)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缓冲板(1)的顶部集成有单片机(10),所述缓冲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监测机构(11),所述监测机构(11)与压力传感器(7)均与单片机(10)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11)包含有两个复位弹簧(1101),所述复位弹簧(110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1)的顶部,所述复位弹簧(11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02),所述安装板(1102)滑动连接在缓冲板(1)的顶部,两个所述安装板(1102)的底部均铰接有重力座(1103),两个所述重力座(1103)相对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1104)与红外接收器(1105),所述红外接收器(1105)与单片机(10)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12),两个所述限位板(12)分别位于重力座(1103)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座(1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3),所述配重块(13)由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10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1)的顶部,所述伸缩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02)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6)的内壁上开设有拓展槽(15),所述拓展槽(15)位于压力传感器(7)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的顶部集成有闪烁灯(16),所述闪烁灯(16)与单片机(10)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橡胶柱(3)采用天然橡胶制成,所述硫化橡胶柱(3)表面进行喷漆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底缓冲减震结构,包括缓冲板与轿厢底座,所述轿厢底座滑动连接在缓冲板的顶部,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硫化橡胶柱,所述硫化橡胶柱的顶部与轿厢底座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该技术,通过设置硫化橡胶柱、缓冲弹簧与橡胶减震柱来对轿厢底座进行支撑并实现缓冲减震,且通过设置可形变的橡胶座对压力传感器进行下压,实现缓冲效果的同时可根据压力传感器判断电梯是否平稳运行,且通过设置监测机构来对电梯是否顿挫振动以及弹簧组件是否需要更换进行监测,以避免缓冲组件出现问题影响电梯轿厢的缓冲减震效果,同时可在电梯轿厢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反馈便于检修。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爱,郑飘阳,刘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门县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