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顶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2549发布日期:2023-10-02 03:5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顶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集装箱,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顶集装箱。


背景技术:

1、敞顶集装箱是一种顶部完全敞开没有箱顶的集装箱。常规敞顶集装箱的底架包括叉槽、底横梁和底侧梁,地板采用钢地板。在使用常规敞顶集装箱运输粮食、煤炭、矿石等散货时,因顶部敞开,存在货物本身的粉尘污染环境,如遇颠簸路段,货物可能坠落而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以及如遇雨雪天气散装货物将产生发霉、变质,或遇或干燥天气货物可能自燃等非密闭运输带来的问题。此外,还存在防盗的问题。

2、为了解决敞顶问题,现在通常可加盖篷布,以形成软顶开顶集装箱。现有的开顶集装箱的箱体和篷布的结构形式以及篷布固定至箱体的方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运输需求,但并不能满足海运要求即tir公约(transport international router)要求的篷布的固定方式,无法实现国际运输的海关通关。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顶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顶集装箱,包括:

3、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开口,且所述箱体包括端部结构和侧部结构,所述端部结构的顶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包括槽底壁、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所述第一槽侧壁比所述第二槽侧壁更靠近所述开口的中心;以及

4、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覆盖至所述开口的篷布,且包括端部锁环和侧部锁环,其中,

5、所述端部锁环设置于所述端部结构,且包括:

6、第一端锁环,所述第一端锁环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侧壁;

7、第二端锁环,所述第二端锁环沿所述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槽底壁,且沿所述宽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锁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端锁环,相邻的所述端部锁环的中心距l1满足:l1≤200mm;

8、所述侧部锁环设置于所述侧部结构,且包括:

9、第一侧锁环,所述第一侧锁环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0、第二侧锁环,所述第二侧锁环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沿所述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侧锁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侧锁环,相邻的所述侧部锁环的中心距l2满足:l2≤300mm。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由于开顶集装箱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箱体的端部结构的端部锁环和设置于箱体的侧部结构的侧部锁环,且端部锁环包括设置于端部结构的顶部的凹槽的第一槽侧壁的第一端锁环和设置于凹槽的槽底壁的第二端锁环,沿箱体的宽度方向,相邻的第一端锁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端锁环,相邻的端部锁环的中心距l1满足:l1≤200mm,侧部锁环包括沿箱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锁环和第二侧锁环,且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相邻的第一侧锁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侧锁环,相邻的侧部锁环的中心距l2满足:l2≤300mm,使得可以根据开顶集装箱的运输环境采用不同的篷布以及篷布固定方式,进而使得开顶集装箱既能够适应当前国内不需要通关的运输需求,又能够满足tir规范要求,实现国际运输海关通关。

12、可选地,所述侧部结构具有向内凹陷的多个凹陷部,所述侧部锁环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

13、所述侧部结构具有向内凹陷的多个凹陷部,所述侧部锁环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

14、可选地,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底壁和连接至所述第一底壁两侧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并且/或者

15、所述第二侧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和/或所述第一侧壁。

16、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时位于所述第一底壁的中间位置。

17、可选地,相邻的所述侧部锁环的中心距l2满足:200mm≤l2≤300mm。

18、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锁环与所述第二端锁环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沿所述宽度方向至少部分地不重合;并且/或者

19、所述第一端锁环与所述第二端锁环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沿所述长度方向至少部分地不重合。

20、可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锁环与位于其间的所述第二端锁环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沿所述宽度方向呈v型排布和梯形排布中的至少一种。

21、可选地,还包括篷布,所述篷布包括端部眼圈和侧部眼圈,且所述端部眼圈设置于所述篷布的端部部分,并与所述端部锁环一一对应,所述侧部眼圈设置于所述篷布的侧部部分,并与所述侧部锁环一一对应。

22、可选地,所述篷布包括篷布本体,所述侧部眼圈包括第一侧眼圈和第二侧眼圈,所述第一侧眼圈设置于所述篷布本体上,所述第二侧眼圈连接至所述篷布本体的外边缘。

23、可选地,所述篷布还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至所述篷布本体的外边缘,所述第二侧眼圈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

24、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25、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侧部结构;

26、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第一侧眼圈,并能够锁合至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固定所述篷布。

27、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个构造为环状件,另一个构造为与所述环状件相配合的钩状件。

28、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第一侧眼圈,且包括弹性段。

29、可选地,所述篷布包括篷布本体和裙边,所述裙边连接至所述篷布本体的边缘,并且所述裙边包括裙边本体、突出体和连接部,所述突出体相对于所述裙边本体突出,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裙边本体和所述突出体之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结构具有向内凹陷的多个凹陷部,所述侧部锁环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底壁和连接至所述第一底壁两侧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并且/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时位于所述第一底壁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侧部锁环的中心距l2满足:200mm≤l2≤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锁环与所述第二端锁环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沿所述宽度方向至少部分地不重合;并且/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锁环与位于其间的所述第二端锁环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沿所述宽度方向呈v型排布和梯形排布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篷布,所述篷布包括端部眼圈和侧部眼圈,且所述端部眼圈设置于所述篷布的端部部分,并与所述端部锁环一一对应,所述侧部眼圈设置于所述篷布的侧部部分,并与所述侧部锁环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包括篷布本体,所述侧部眼圈包括第一侧眼圈和第二侧眼圈,所述第一侧眼圈设置于所述篷布本体上,所述第二侧眼圈连接至所述篷布本体的外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还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至所述篷布本体的外边缘,所述第二侧眼圈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个构造为环状件,另一个构造为与所述环状件相配合的钩状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第一侧眼圈,且包括弹性段。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包括篷布本体和裙边,所述裙边连接至所述篷布本体的边缘,并且所述裙边包括裙边本体、突出体和连接部,所述突出体相对于所述裙边本体突出,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裙边本体和所述突出体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和固定装置。箱体的顶部具有开口;箱体包括端部结构和侧部结构,端部结构的顶部包括凹槽;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覆盖至开口的篷布,包括端部锁环和侧部锁环;端部锁环设置于端部结构,包括沿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凹槽的第一槽侧壁的第一端锁环和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凹槽的槽底壁的第二端锁环;沿宽度方向,相邻的第一端锁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端锁环,相邻的端部锁环的中心距L1满足L1≤200mm;侧部锁环设置于侧部结构,且包括沿箱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锁环和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侧锁环;沿长度方向,相邻的第一侧锁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二侧锁环,相邻的侧部锁环的中心距L2满足L2≤300mm。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周卫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