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0816发布日期:2023-12-07 02:4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绕线盘,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的电线携带和使用的过程中常需要用到绕线盘,通过绕线盘将管或者电线绕在一个轴上,简单实用,绕线盘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装配车间、维修车间、汽车美容店、汽车4s店等工作场所。

2、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绕线盘多采用架体作为支撑,然后将转轴与电机连接后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得转轴通过转动对电线进行自动拾取和缠绕,但是在转轴对电线进行自动收卷时可能会出现电线集中在转轴一侧导致电线堆积过高发生垮塌的情况。

3、为了解决转轴对电线进行自动收卷时可能会出现电线集中在转轴一侧导致电线堆积过高发生垮塌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在转轴上安装挡板对收卷电线两侧限位的方式进行处理,本申请采用另一种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转轴对电线进行自动收卷时可能会出现电线集中在转轴一侧导致电线堆积过高发生垮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架体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架体的一侧设置有变向装置,所述架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变向装置包括第一圆孔块,所述第一圆孔块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孔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第一圆孔块的内部,所述螺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孔块,所述螺孔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变向装置,使得人员可将电线穿过圆环内部并缠绕在转轴上,使得第一电机在带动转轴转动对电线自动收卷的过程中螺杆可通过螺孔块带动圆环左右移动,使得圆环可带动移动中的电线进行左右移动调节收卷的方向,使得电线均匀缠绕在转轴上,减少了电线堆积在一侧过高发生垮塌的情况,提高了对电线自动拾取的效率。

4、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环与矩形块固定连接。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轴承,使得轴承可减少螺杆与矩形块之间的转动磨损,同时可提高螺杆与矩形块之间的转动效率。

6、优选的,所述螺孔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孔块,所述第一圆孔块靠近矩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与第二圆孔块的内壁滑动连接。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定位杆和第二圆孔块,使得定位杆可在第二圆孔块的内部对螺孔块进行限位,减少螺杆带动螺孔块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和转动的情况,提高螺孔块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圆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圆筒。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块、圆杆和圆筒,使得圆筒可在辅助块和圆杆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圆环内部的电线可与圆筒表面贴合,使得圆筒可跟随电线的移动进行转动,减少圆环对电线的磨损。

10、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矩形杆,所述第一矩形杆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杆,所述第二矩形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第二矩形杆靠近第二矩形孔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第二矩形孔相通,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支撑装置,使得人员可通过上下移动支撑杆带动底板上下移动对地面进行挤压,并通过螺栓在螺纹孔内部左右移动对支撑杆表面进行挤压固定,使得底板、支撑杆、第一矩形杆和第二矩形杆相互配合对架体进行调节支撑,减少了架体放置在不平整地面时发生左右晃动的情况,提高了架体放置时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杆。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操作块,使得人员可在多个辅助杆的作用下手动转动操作块,使得操作块带动螺栓进行快捷转动,提高人员对螺栓转动的便捷性。

14、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杆远离第二矩形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大于第一矩形孔。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挡块,使得挡块可对第二矩形杆进行阻拦,减少第二矩形杆在移动过程中脱离第一矩形孔内部的情况。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变向装置,使得人员可将电线穿过圆环内部并缠绕在转轴上,使得第一电机在带动转轴转动对电线自动收卷的过程中螺杆可通过螺孔块带动圆环左右移动,使得圆环可带动移动中的电线进行左右移动调节收卷的方向,使得电线均匀缠绕在转轴上,减少了电线堆积在一侧过高发生垮塌的情况,提高了对电线自动拾取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所述架体(1)的一侧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架体(1)的一侧设置有变向装置(4),所述架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装置(5),所述变向装置(4)包括第一圆孔块(41),所述第一圆孔块(41)与架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孔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2),所述第二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43),所述螺杆(43)设置在第一圆孔块(41)的内部,所述螺杆(43)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块(45),所述矩形块(45)与架体(1)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孔块(47),所述螺孔块(4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3)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44),所述轴承(44)的外侧环与矩形块(4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块(4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孔块(49),所述第一圆孔块(41)靠近矩形块(4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46),所述定位杆(46)的表面与第二圆孔块(49)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4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410),所述辅助块(4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411),所述圆杆(41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圆筒(4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第一矩形杆(51),所述第一矩形杆(51)与架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杆(5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52),所述第一矩形孔(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杆(53),所述第二矩形杆(53)的表面开设有第二矩形孔(54),所述第二矩形孔(5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56),所述支撑杆(5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57),所述第二矩形杆(53)靠近第二矩形孔(54)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55),所述螺纹孔(55)与第二矩形孔(54)相通,所述螺纹孔(5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5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59),所述操作块(5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杆(53)远离第二矩形孔(5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510),所述挡块(510)大于第一矩形孔(5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电线自动拾取的绕线盘机构,涉及绕线盘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架体,架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架体的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架体的一侧设置有变向装置,架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装置,变向装置包括第一圆孔块,本技术通过设置变向装置,使得人员可将电线穿过圆环内部并缠绕在转轴上,使得第一电机在带动转轴转动对电线自动收卷的过程中螺杆可通过螺孔块带动圆环左右移动,使得圆环可带动移动中的电线进行左右移动调节收卷的方向,使得电线均匀缠绕在转轴上,减少了电线堆积在一侧过高发生垮塌的情况,提高了对电线自动拾取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华,肖春和,何兴芳,吴青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天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