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1895发布日期:2023-11-18 01:4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菌菇加工,特别涉及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


背景技术:

1、在菌菇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菌菇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完成后,菌菇具有一定的温度,在被包装或者进行下一流程加工之前,需要对菌菇进行冷却,以保证产品自身的温度不会对包装或者下一工序产生影响。经检索:授权公布号为cn212150772u的一种便于产品冷却的可散热传送带,该设计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传动带的顶面固定安装支撑架,在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架,在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扇,其中散热扇位于传送带的上方,能够进行方向调整,能够达到对传送带上的产品散热的目的,合理的利用了空间,不会对传送带的产品运输产生影响,从而解决了自然冷却速度慢、风扇占用空间面积大的问题。

2、然而上述中的冷却传送带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仅仅通过散热扇对菌菇顶部进行风冷,易出现菌菇的底部冷却不到的情况,进而导致冷却不均匀,不彻底的情况,使得冷却效果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具有可上下对菌菇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更加均匀全面彻底,提高了冷却的效果,避免出现菌菇冷却不到位而影响下一工序。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菌菇输送架和固定连接在菌菇输送架顶部的龙门架,所述菌菇输送架前后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输送辊,两个输送辊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菌菇传送带,所述菌菇输送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转动轴的前端,所述菌菇输送架上设置有水冷组件,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风冷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干燥处理后的菌菇放置在菌菇传送带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了转动轴、输送辊和菌菇传送带的运转,进而可把菌菇从左到右的输送。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有龙门架顶部的冷风机和固定连接在龙门架前后侧内壁上的多个喷气管,所述冷风机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管,多个分支管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喷气管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喷气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喷气头。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冷组件中的冷风机,可对出气管提供冷风,冷风进入主管道、分支管和喷气管中,最终从多个喷气头喷出对菌菇的顶部进行吹冷风进行冷却,使得风冷效果更好。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道固定连接在龙门架的顶部,且主管道位于冷风机的前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主管道的固定支撑。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菌菇输送架后侧的循环泵和热交换器,所述循环泵和热交换器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前端固定连通有蛇形换热管,所述蛇形换热管的后端固定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固定连通在热交换器的一侧,所述蛇形换热管位于菌菇传送带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循环泵,可把热交换器制冷的冷水抽到出水管和蛇形换热管中,通过蛇形换热管,使得流动的冷水可充分的吸收菌菇底部的热量,进而达到对菌菇底部进行水冷的目的,而冷水吸热升温从回流管流入热交换器内进行继续制冷,而制冷后的冷水再次被循环泵抽出进行再利用,进而可循环利用水资源,避免水源的浪费。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菌菇输送架的前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蛇形换热管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便于对蛇形换热管进行支撑固定。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泵和热交换器之间固定连通有同一个连接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管,便于把循环泵和热交换器相连通。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交换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板和散热片的配合,便于对热交换器进行散热,使其制冷效果更好。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板,所述稳固板固定连接在菌菇输送架的前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稳固板,可稳定的对驱动电机进行支撑,使其固定更加稳定。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冷组件中的冷风机,可对出气管提供冷风,冷风进入主管道、分支管和喷气管中,最终从多个喷气头喷出对菌菇的顶部进行吹冷风进行冷却,使得风冷效果更好。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泵,可把热交换器制冷的冷水抽到出水管和蛇形换热管中,通过蛇形换热管,使得流动的冷水可充分的吸收菌菇底部的热量,进而达到对菌菇底部进行水冷的目的,而冷水吸热升温从回流管流入热交换器内进行继续制冷,而制冷后的冷水再次被循环泵抽出进行再利用,进而可循环利用水资源,避免水源的浪费。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冷和水冷的双重作用下,可均匀全面的对菌菇进行上下的冷却,使得冷却效果更好,避免出现菌菇冷却不到位而影响下一工序。



技术特征:

1.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菌菇输送架(1)和固定连接在菌菇输送架(1)顶部的龙门架(6),所述菌菇输送架(1)前后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3),两个转动轴(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输送辊(11),两个输送辊(11)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菌菇传送带(4),所述菌菇输送架(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转动轴(3)的前端,所述菌菇输送架(1)上设置有水冷组件,所述龙门架(6)上设置有风冷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有龙门架(6)顶部的冷风机(10)和固定连接在龙门架(6)前后侧内壁上的多个喷气管(14),所述冷风机(10)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主管道(8),所述主管道(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管(15),多个分支管(15)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喷气管(14)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喷气管(14)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喷气头(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8)固定连接在龙门架(6)的顶部,且主管道(8)位于冷风机(10)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菌菇输送架(1)后侧的循环泵(17)和热交换器(19),所述循环泵(17)和热交换器(19)相连通,所述循环泵(17)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16),所述出水管(16)的前端固定连通有蛇形换热管(13),所述蛇形换热管(13)的后端固定连通有回流管(20),所述回流管(20)的一端固定连通在热交换器(19)的一侧,所述蛇形换热管(13)位于菌菇传送带(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输送架(1)的前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12),所述蛇形换热管(1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17)和热交换器(19)之间固定连通有同一个连接管(1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9)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1),所述散热板(2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板(5),所述稳固板(5)固定连接在菌菇输送架(1)的前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菌菇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菌菇冷却传送带,包括菌菇输送架和固定连接在菌菇输送架顶部的龙门架,所述菌菇输送架前后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输送辊,两个输送辊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菌菇传送带,所述菌菇输送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转动轴的前端,所述菌菇输送架上设置有水冷组件,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风冷组件。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风冷和水冷的双重作用下,可均匀全面的对菌菇进行上下的冷却,使得冷却效果更好,避免出现菌菇冷却不到位而影响下一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吴亦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菌生园生态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