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3563发布日期:2023-10-25 20:4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葫芦,具体为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


背景技术:

1、电动葫芦是一种特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电动葫芦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操作简单等优点,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但现有的部分电动葫芦基本都是直接固定在滑轨之上的,不易实现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的功能,不方便工作人员定期对电动葫芦进行维护或者维修,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包括电动葫芦本体和移动轮,所述电动葫芦本体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部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面活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活动插接,所述限位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上表面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顶端贯穿于连接杆的上表面,所述移动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轮。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径与手持杆的外径相适配。

6、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复位弹簧的制作材料均设置为硅锰弹簧钢。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径与移动块的外径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三角板的内侧面与电动葫芦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连接槽的内径与连接杆的外径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连接杆、限位杆、移动块、手持杆和短杆的制作材料均设置为不锈钢。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限位孔的内径均与限位杆的外径相适配。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通过控制手持杆即可将限位杆移动出限位孔的内部,解除连接杆和连接槽之间的固定,随后控制连接杆带动移动轮向外侧进行移动,直至带动移动轮脱离与滑轨的接触,至此可实现对电动葫芦本体的拆卸,方便了工作人员定期对电动葫芦本体进行维护或者维修,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15、2、该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通过复位弹簧被挤压产生的反作用力,可持续性的向外侧对移动块和限位杆进行推动,使得移动块带动限位杆沿着连接杆的内部向外侧进行移动,直至限位杆穿过连接杆的外侧面,最后牢牢的插进限位孔的内部,提高了连接杆和连接槽之间的固定效果,间接性的保证了移动轮在被使用时的稳定性。

16、3、该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连接杆进行有效的限位,保证了连接杆的稳定性,间接性的提高了移动轮在被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止移动轮出现脱轨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在被使用时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包括电动葫芦本体(1)和移动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本体(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表面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底部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连接槽(4)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与连接槽(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7)的外侧面活动插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与限位孔(5)活动插接,所述限位杆(8)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与连接杆(7)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9)上表面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手持杆(10),所述手持杆(10)的顶端贯穿于连接杆(7)的上表面,所述移动块(9)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短杆(11),所述短杆(11)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12),所述连接杆(7)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径与手持杆(10)的外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2)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复位弹簧(12)的制作材料均设置为硅锰弹簧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径与移动块(9)的外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三角板的内侧面与电动葫芦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连接槽(4)的内径与连接杆(7)的外径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连接杆(7)、限位杆(8)、移动块(9)、手持杆(10)和短杆(11)的制作材料均设置为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5)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限位孔(5)的内径均与限位杆(8)的外径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动葫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包括电动葫芦本体和移动轮,所述电动葫芦本体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部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电动葫芦式电动小车,通过控制手持杆即可将限位杆移动出限位孔的内部,解除连接杆和连接槽之间的固定,随后控制连接杆带动移动轮向外侧进行移动,直至带动移动轮脱离与滑轨的接触,至此可实现对电动葫芦本体的拆卸,方便了工作人员定期对电动葫芦本体进行维护或者维修,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磊,赵达彪,曹海洋,李高达,林丙建,林渝桦,倪红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雷克(河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