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6348发布日期:2023-12-07 09:2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吊篮控制机构领域,具体是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1、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主要用于控制吊篮,使在吊篮内的船舶检修人员送到船舶需要检修的位置处进行维修检查,从而有效的增加船舶的使用寿命,目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主要为金属材质制成。

2、现有的船舶检修用吊篮机构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1821796070.2的一种用于船舶检修的吊篮,包括悬吊支架和吊篮平台,所述悬吊支架架设在船舶甲板边缘,悬吊支架的顶端伸出安装有导轨,在导轨上安装有滑动小车,滑动小车下方通过工作钢丝绳连接吊篮平台,悬吊支架底部安装有底板,底板的底部安装有脚轮和永磁吸盘,所述吊篮平台包括吊篮篮框和安装在吊篮篮框上的提升机,吊篮平台上的提升机通过工作钢丝绳可将吊篮平台进行升降,吊篮篮框靠近船体的一侧安装有电磁吸盘,吊篮篮框底部安装有脚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船用吊篮悬挂机构无法安装配重、安全性差的问题;

3、上述的船舶检修的吊篮在工作中下降到船体一侧时,无法左右调整检修的位置,仅可在下降吊篮的主体进行左右调整位置,当主体调整位置时,下降的吊篮易产生晃动,从而使在吊篮内部的工作人员有一定摔落出吊篮的风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吊篮在下降到船体一侧时,无法左右调整检修的位置,仅可在下降吊篮的主体进行调整位置,当主体调整位置时,下降的吊篮易产生晃动,从而使在吊篮内部的工作人员有一定摔落出吊篮的风险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五凹槽,且底座上端靠近边缘处皆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五凹槽上方设置有转动块,所述底座与转动块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转动块一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且升降架两侧皆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升降架下方设置有升降吊篮,所述升降架与升降吊篮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外侧与第五凹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外侧套设有第一滚轮,且第一凹槽与第一滚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的一端与转动块靠近第五凹槽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左端开设有插设孔,且插设孔套设在插设块的外侧,且插设块的底端与第四凹槽卡合。

4、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上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座,且转动块与第三连接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机械臂的底端,且第三连接座与第一机械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上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座,且第一机械臂与第四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座靠近中间位置处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伸缩杆的底端,且第四连接座与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端套设在第五连接座靠近中间的位置处,且第二伸缩杆与第五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座的底端与第三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三机械臂靠近中间位置处套设在第六连接座靠近中间的位置处,且第三机械臂与第六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机械臂底端与第七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接座靠近中间位置处的外侧套设有第八连接座,且第七连接座与第八连接座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的底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靠近中间位置处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一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连接座靠近中间的位置处的外侧,且第一伸缩杆与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八连接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滑轮,且第八连接座与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的内部套设有第一钢缆,且第一钢缆下端套设在第二滑轮的内部,所述第二滑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九连接座,且第二滑轮与第九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九连接座底端与升降架上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内部套设在限位块的外侧,且第二滚轮与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的两侧皆与第三滑轮一端,且第三滑轮靠近升降架一端的外侧套设在第三凹槽内部,所述第三滑轮内部套设有第二钢缆的上端,且第二钢缆的下端套设在第四滑轮的内部,且第四滑轮的一侧与升降吊篮上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升降架的一侧与调节杆固定连接,且升降架两侧皆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吊篮的上端套设在限位杆的外侧,且升降吊篮与限位杆滑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当在船体需要检修时,升降吊篮的主体可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可方便多角度以及与船体距离的调整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船体检修用吊篮机构在多角度以及与船体距离上需要调整时需要将下降吊篮的主体进行移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吊篮在下降到船体一侧时,可单对吊篮进行左右调整检修的位置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船体检修用吊篮在下降到船体一侧时,无法单对吊篮进行左右调整检修的位置,仅可在下降吊篮的主体进行调整位置,当主体调整位置时,下降的吊篮易产生晃动的问题,提高了可方便调整吊篮的便捷性以及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五凹槽(51),且底座(1)上端靠近边缘处皆开设有第四凹槽(50),所述第五凹槽(51)上方设置有转动块(2),所述底座(1)与转动块(2)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转动块(2)一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升降架(30),所述升降架(30)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31),且升降架(30)两侧皆开设有第三凹槽(40),所述升降架(30)下方设置有升降吊篮(3),所述升降架(30)与升降吊篮(3)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上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座(17),且转动块(2)与第三连接座(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座(17)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机械臂(18)的底端,且第三连接座(17)与第一机械臂(1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18)的上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座(19),且第一机械臂(18)与第四连接座(19)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座(19)靠近中间位置处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伸缩杆(20)的底端,且第四连接座(19)与第二伸缩杆(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20)上端套设在第五连接座(21)靠近中间的位置处,且第二伸缩杆(20)与第五连接座(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座(21)的底端与第三机械臂(2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三机械臂(23)靠近中间位置处套设在第六连接座(22)靠近中间的位置处,且第三机械臂(23)与第六连接座(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机械臂(23)底端与第七连接座(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接座(24)靠近中间位置处的外侧套设有第八连接座(25),且第七连接座(24)与第八连接座(2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4),且第一连接座(14)的底端与转动块(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14)靠近中间位置处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伸缩杆(15)的一端,且第一连接座(14)与第一伸缩杆(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5)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连接座(16)靠近中间的位置处的外侧,且第一伸缩杆(15)与第二连接座(1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连接座(25)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滑轮(26),且第八连接座(25)与第一滑轮(2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26)的内部套设有第一钢缆(27),且第一钢缆(27)下端套设在第二滑轮(28)的内部,所述第二滑轮(28)的外侧设置有第九连接座(29),且第二滑轮(28)与第九连接座(29)转动连接,所述第九连接座(29)底端与升降架(30)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滚轮(33),所述第二滚轮(33)内部套设在限位块(32)的外侧,且第二滚轮(33)与限位块(3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33)的两侧皆与第三滑轮(34)一端,且第三滑轮(34)靠近升降架(30)一端的外侧套设在第三凹槽(40)内部,所述第三滑轮(34)内部套设有第二钢缆(35)的上端,且第二钢缆(35)的下端套设在第四滑轮(36)的内部,且第四滑轮(36)的一侧与升降吊篮(3)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0)的一侧与调节杆(39)固定连接,且升降架(30)两侧皆与限位杆(38)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吊篮(3)的上端套设在限位杆(38)的外侧,且升降吊篮(3)与限位杆(38)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吊篮控制机构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船舶检修用吊篮控制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五凹槽,且底座上端靠近边缘处皆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五凹槽上方设置有转动块,所述底座与转动块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转动块一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且升降架两侧皆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升降架下方设置有升降吊篮;通过调节机构的设计,实现了当在船体需要检修时,升降吊篮的主体可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可方便多角度以及与船体距离的调整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船体检修用吊篮机构在多角度以及与船体距离上需要调整时需要将下降吊篮的主体进行移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路宽,吴小财,高能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海市兴明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