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岸桥司机室防碰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3108发布日期:2024-01-06 22:5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岸桥司机室防碰撞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岸桥起重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岸桥司机室防碰撞机构。


背景技术:

1、岸桥起重机是港口码头的重要设备,岸桥起重机包括小车,司机室设置在小车上并随小车运动,操作人员(也称司机)坐在司机室内进行各种操作,司机室内设有安全带以保护司机的安全,但很多司机经常忘记系安全带。小车的最大运行时速可达4m/s,在作业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或重大故障,小车会紧急停车,小车速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由4m/s降至0m/s,此时司机如果没有系安全带,司机与司机室正前方的玻璃及钢制扶手会发生碰撞,因这些部件都是刚性部件,因此司机会受到伤害,轻则擦伤,重则会骨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岸桥司机室防碰撞机构,该防碰撞机构可保护司机免受伤害。

2、本实用新型的岸桥司机室防碰撞机构,包括扶手、气袋和气泵,所述扶手用于安装在司机室内,所述扶手成圆管状,所述扶手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所述扶手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多个通气孔面向所述司机室内且沿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气袋在充气状态下成圆筒形,所述气袋套设在所述扶手外且其两端密封固定在所述扶手上,所述多个通气孔均位于所述气袋内,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扶手的开口端相连。

3、本实用新型的防碰撞机构,包括扶手、气袋和气泵,气袋套设在扶手外部,气泵可向扶手内充气,充入的气体从扶手管壁上的通气孔流出,流入气袋中,给气袋充气,使气袋膨胀变大,充气后的气袋包覆在扶手的外面,这样,当岸桥起重机的小车紧急停车时,即使司机没有系安全带,在充气后的气袋的缓冲作用下,司机不会与扶手碰撞,司机不会受到伤害。

4、进一步地,所述气袋由柔性透明材料制作。

5、进一步地,所述气袋的两端与所述扶手粘接固定,所述气袋的侧壁与所述扶手粘接固定且二者的粘接固定位置面向所述司机室外。

6、进一步地,还包括三位四通阀,所述三位四通阀的第一口与所述扶手的开口端连通,所述三位四通阀的第二口连通所述司机室外,所述三位四通阀的第三口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口,所述三位四通阀的第四口连通所述气泵的进气口。



技术特征:

1.一种岸桥司机室防碰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10)、气袋(20)和气泵(30),所述扶手(10)用于安装在司机室内,所述扶手(10)成圆管状,所述扶手(10)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所述扶手(10)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1),所述多个通气孔(11)面向所述司机室内且沿所述扶手(10)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气袋(20)在充气状态下成圆筒形,所述气袋(20)套设在所述扶手(10)外且其两端密封固定在所述扶手(10)上,所述多个通气孔(11)均位于所述气袋(20)内,所述气泵(30)的出气口与所述扶手(10)的开口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20)由柔性透明材料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20)的两端与所述扶手(10)粘接固定,所述气袋(20)的侧壁与所述扶手(10)粘接固定且二者的粘接固定位置面向所述司机室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位四通阀(40),所述三位四通阀(40)的第一口与所述扶手(10)的开口端连通,所述三位四通阀(40)的第二口连通所述司机室外,所述三位四通阀(40)的第三口连通所述气泵(30)的出气口,所述三位四通阀(40)的第四口连通所述气泵(30)的进气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岸桥司机室防碰撞机构,包括扶手、气袋和气泵,扶手成圆管状,扶手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扶手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气袋在充气状态下成圆筒形,气袋套设在扶手外且其两端密封固定在扶手上,多个通气孔均位于气袋内,气泵的出气口与扶手的开口端相连。本技术的防碰撞机构,当岸桥起重机的小车紧急停车时,即使司机没有系安全带,在充气后的气袋的缓冲作用下,司机不会与扶手碰撞,可保护司机免受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喻支良,蔡国强,方银保,李吉星,李朝愿,王海勇,陈志文,陆云辉,李鹏,沈庆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妈港仓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