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8989发布日期:2023-12-30 00:0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


背景技术:

1、在医院的手术室中,一般会摆放各种大量的医疗器材,为了启动这些医疗器材就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导线。现在医用机器线束收纳大多采用扎带捆绑,线体自身缠绕,在使用时打开会出现打结和难以捋顺的情况,从而不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包括:

3、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盘和固定安装在驱动盘内壁的发条弹簧,驱动盘的上端转动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下端延伸至驱动盘的内壁,并与发条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4、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包括缠绕盘和盖板,缠绕盘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衔接柱,衔接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板,衔接柱和缠绕盘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穿线槽和第二穿线槽;

5、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驱动盘、缠绕盘和盖板表面的安装环,安装环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衔接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十字限位块,驱动轴和衔接柱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与十字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筒。

6、优选的,所述缠绕盘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且盖板的上端开设有供限位筒通过的通孔。

7、优选的,所述缠绕盘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柱表面的限位盘,缠绕盘的表面插设有限位销,限位盘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销的表面套设有拉簧。

8、优选的,所述限位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手,拉簧的一端与拉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缠绕盘的表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和限位销的一端均由斜坡面和直角边构成,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槽呈圆周阵列设置在限位盘的表面。

10、优选的,所述衔接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螺纹端延伸至第一穿线槽的内壁,并转动连接有抵紧板。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具有以下优点:

12、1.该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和绕线组件,利用装配组件将驱动盘和缠绕盘装配为一体后,接着将线束的一端穿过第一穿线槽和第二穿线槽,并使线束的中部处于第一穿线槽内,之后转动锁紧螺栓将线束夹持在第一穿线槽内,之后转动衔接柱可驱使线束缠绕在衔接柱的表面,对比现有技术,该装置将线束以衔接柱为轴心缠绕至缠绕盘内,当拉动线束时会带动衔接柱转动,从而迫使驱动轴转动带动发条弹簧弯曲储能,当松动线束时,发条弹簧复位可驱使衔接柱转动将线束自动缠绕至缠绕盘内对其进行收纳,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避免了线束打结和难以捋顺的问题。

13、2.该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当衔接柱在转动时可带动限位盘顺时针转动,从而可迫使限位销沿着限位槽的斜坡面滑动,当衔接柱停止转动时,此时限位销的直角边会与限位槽的直角边接触,从而可利用限位销的阻挡避免衔接柱逆时针反转,从而可避免线束在被拉出后由于发条弹簧复位的弹簧力造成线束重新缠绕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盘(4)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盖板(5)的表面开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且盖板(5)的上端开设有供限位筒(12)通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盘(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柱(6)表面的限位盘(13),缠绕盘(4)的表面插设有限位销(15),限位盘(1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销(15)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手,拉簧(16)的一端与拉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拉簧(16)的另一端与缠绕盘(4)的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7)的内壁和限位销(15)的一端均由斜坡面和直角边构成,限位槽(1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槽(17)呈圆周阵列设置在限位盘(13)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柱(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8),锁紧螺栓(18)的螺纹端延伸至第一穿线槽(8)的内壁,并转动连接有抵紧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包括驱动组件、绕线组件和装配组件。该一种医用自动收线盘,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和绕线组件,利用装配组件将驱动盘和缠绕盘装配为一体后,接着将线束的一端穿过第一穿线槽和第二穿线槽,并使线束的中部处于第一穿线槽内,之后转动锁紧螺栓将线束夹持在第一穿线槽内,之后转动衔接柱可驱使线束缠绕在衔接柱的表面,对比现有技术,该装置将线束以衔接柱为轴心缠绕至缠绕盘内,当拉动线束时会带动衔接柱转动,从而迫使驱动轴转动带动发条弹簧弯曲储能,当松动线束时,发条弹簧复位可驱使衔接柱转动将线束自动缠绕至缠绕盘内对其进行收纳,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避免了线束打结和难以捋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李艳梅,安秀红,何红艳,潘宏德,韦盼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