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管穿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4897发布日期:2023-12-30 07:3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管穿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胶带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纸管穿卸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穿管机将转动轴穿过纸管与纸管固定后,需要人工将套装有纸管的转动轴运送带复卷机附近。在转动轴上的纸管缠绕完胶带后,需要人工将转动轴上的纸管取下,并人工将转动轴送回穿管机处来进行下次穿纸管作业。上述现有的工作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来运输大量转动轴,同时还需要人工取下转动轴上的纸管,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纸管穿卸装置,解决了转动轴运输和取下纸管时耗费人工过多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包括:穿管架、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挡板、驱动杆、驱动装置和牵引钩,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和穿管架分别位于挡板左右两侧,所述挡板相对穿管架位置固定,所述挡板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位于第二传送装置和穿管架前侧,所述驱动装置驱动驱动杆左右运动,所述驱动杆靠近第二传送装置的一端与牵引钩固定连接。

3、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升降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穿管架上方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相对穿管架位置固定,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穿管架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所述升降板穿入第一通孔。

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限位板、斜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位于穿管架和第二传送装置的前方,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第二输送带右侧,所述斜板上下两端分别与穿管架和第一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左侧并于第二输送带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前侧并与第一输送带的机架固定连接。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牵引钩内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为t形。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机架、齿轮、下辊、上辊和第二电机,所述驱动装置机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驱动装置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下方形成有齿,所述齿与齿轮啮合,所述上辊和下辊分别与驱动杆的上侧和下侧接触。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二通孔和穿管架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穿管架和/或第二传送装置的机架固定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穿管装置,所述穿管装置包括穿管装置机架和料仓,所述穿管装置机架形成有多个输送槽,所述输送槽上下两端分别与料仓和第一限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和输送槽一一对应。

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穿管装置还包括限位盖和第二气缸,所述限位盖位于穿管架上方,所述第二气缸驱动限位盖相对穿管架上下移动。

1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穿管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与穿管装置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限位盖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盖下方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第一限位槽上方。

11、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穿管装置还包括挡片、第三气缸、转动杆和连杆,所述挡片位于输送槽上方,所述挡片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穿管装置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两端分别与连杆和穿管装置机架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穿入纸管,升降板将转动轴送入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将转动轴输送到复卷机处,缠绕完胶带的转动轴被驱动装置驱动返回初始位置,而纸管被挡板止挡离开转动轴,不需要人工运输转动轴或将纸管取下,解决了转动轴运输和取下纸管时耗费人工过多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管架(1)、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挡板(4)、驱动杆(6)、驱动装置(7)和牵引钩(61),所述第二传送装置(3)和穿管架(1)分别位于挡板(4)左右两侧,所述挡板(4)相对穿管架(1)位置固定,所述挡板(4)形成有第二通孔(40),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位于第二传送装置(3)和穿管架(1)前侧,所述驱动装置(7)驱动驱动杆(6)左右运动,所述驱动杆(6)靠近第二传送装置(3)的一端与牵引钩(6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板(13)和第一气缸(14),所述穿管架(1)上方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槽(11),所述第一气缸(14)的缸体相对穿管架(1)位置固定,所述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与升降板(13)固定连接,所述穿管架(1)形成有第一通孔(12),所述,所述升降板(13)穿入第一通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板(23)、斜板(24)和第二限位板(25),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包括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22),所述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22)分别位于穿管架(1)和第二传送装置(3)的前方,所述第一输送带(21)位于第二输送带(22)右侧,所述斜板(24)上下两端分别与穿管架(1)和第一输送带(21)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23)位于第二输送带(22)的左侧并于第二输送带(22)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25)位于第一输送带(21)的前侧并与第一输送带(21)的机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61)内部形成有凹槽(62),所述凹槽(62)为t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驱动装置机架(71)、齿轮(72)、下辊(73)、上辊(74)和第二电机,所述驱动装置机架(71)位于第一传送装置(2)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驱动齿轮(72)转动,所述齿轮(72)与驱动装置机架(7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6)下方形成有齿(63),所述齿(63)与齿轮(72)啮合,所述上辊(74)和下辊(73)分别与驱动杆(6)的上侧和下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41),所述连接管(41)两端分别与第二通孔(40)和穿管架(1)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41)与穿管架(1)和/或第二传送装置(3)的机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管装置(5),所述穿管装置(5)包括穿管装置机架(51)和料仓(58),所述穿管装置机架(51)形成有多个输送槽(52),所述输送槽(52)上下两端分别与料仓(58)和第一限位槽(11)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输送槽(52)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装置(5)还包括限位盖(53)和第二气缸(54),所述限位盖(53)位于穿管架(1)上方,所述第二气缸(54)驱动限位盖(53)相对穿管架(1)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装置(5)还包括连接板(541),所述第二气缸(54)的缸体与穿管装置机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4)的活塞杆与连接板(5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41)与限位盖(5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盖(53)下方形成有第二限位槽(531),所述第二限位槽(531)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装置(5)还包括挡片(55)、第三气缸(56)、转动杆(57)和连杆(571),所述挡片(55)位于输送槽(52)上方,所述挡片(55)与转动杆(5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7)与穿管装置机架(5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7)与连杆(5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56)两端分别与连杆(571)和穿管装置机架(51)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纸管穿卸装置,包括:穿管架、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挡板、驱动杆、驱动装置和牵引钩,第二传送装置和穿管架分别位于挡板左右两侧,挡板相对穿管架位置固定,挡板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一传送装置位于第二传送装置和穿管架前侧,驱动装置驱动驱动杆左右运动,驱动杆靠近第二传送装置的一端与牵引钩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穿入纸管,升降板将转动轴送入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将转动轴输送到复卷机处,缠绕完胶带的转动轴被驱动装置驱动返回初始位置,而纸管被挡板止挡离开转动轴,不需要人工运输转动轴或将纸管取下,解决了转动轴运输和取下纸管时耗费人工过多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付宗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玉龙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