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0737发布日期:2023-11-30 06:4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涂料存放,具体为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1、通过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对煤岩体进行封闭加固,以提高采煤时的安全性,在使用之前,通过存放装置存放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

2、现有的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存在物料粘附在罐体内壁,不便于清理,从而不便于全面卸料的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704967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矿加固煤岩体用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存放装置,出液管设置在罐体顶端,卸料时,物料粘在罐体内壁,不方便卸出全部的物料,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卸料时,通过储存罐清理,便于卸出全部的物料,便于工作人员全面清理顶盖和储存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包括底板和储存罐:

3、所述底板的内部左端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一传送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上固定有丝杆;

4、所述储存罐的外侧面固定有移动板,且储存罐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安装有控制阀;

5、所述储存罐的顶端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二传送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中部固定有刮板,所述顶盖的内部安装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顶端卡合连接有防护盖,所述储存罐的底端为锥形结构。

6、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且移动板通过丝杆与底板构成升降结构。

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

8、优选的,所述顶盖与储存罐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刮板的外侧面与储存罐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储存罐关于底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0、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左右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中心线与储存罐的中心线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卸料时,通过储存罐清理,便于卸出全部的物料,便于工作人员全面清理顶盖和储存罐;

12、1.设置有丝杆、储存罐和移动板,丝杆与移动板螺纹连接,丝杆的旋转使得储存罐和移动板升降,从而便于调整储存罐的高度位置;

13、2.设置有储存罐和刮板,刮板的旋转清理储存罐的内壁,在卸料时,避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残留在储存罐的内部,便于全部卸出物料;

14、3.设置有储存罐和顶盖,顶盖与储存罐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方便拆装顶盖与储存罐,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全面清理顶盖和储存罐。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包括底板(1)和储存罐(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5),且移动板(7)通过丝杆(5)与底板(1)构成升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9)与储存罐(6)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3)的外侧面与储存罐(6)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储存罐(6)关于底板(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9)的左右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1),所述第二皮带轮(11)的中心线与储存罐(6)的中心线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包括底板和储存罐,所述底板的内部左端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储存罐的外侧面固定有移动板,所述出料管的底端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储存罐的顶端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中部固定有刮板,所述顶盖的内部安装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顶端卡合连接有防护盖,所述储存罐的底端为锥形结构。该双组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喷涂材料存放装置,卸料时,通过储存罐清理,便于卸出全部的物料,便于工作人员全面清理顶盖和储存罐。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甫,吴建生,董辉辉,李亚军,仝玉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科工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