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3590发布日期:2023-11-17 18:1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设备边角保护套,具体涉及一种护套。


背景技术:

1、检测设备的外形为长方体结构,其在使用或叠放时,通常需要在设备的四个角设置护套,以保护设备,同时满足设备支撑在台面或在上下方向上叠放的需求。但是设备左右两个护套的结构不同,在满足支撑或上下叠放的同时,左右护套不能共用,导致模具开模成本高;两种零件物料还会造成运营管理成本增加,生成组装效率低,生产组装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护套,以解决设备的护套开模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护套,其包括连接壁和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通过所述连接壁连接以围成用于容纳设备边角的容纳槽,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背向所述容纳槽的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二侧壁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背向所述容纳槽的第二外壁面,所述第一外壁面上设有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外壁面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

3、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二凹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外壁面上的凸出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第二外壁面上的凸出高度;所述第一凸部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之内,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之内,所述参考面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预设平面。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外壁面上的凸出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二外壁面上的凹陷深度,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第二外壁面上的凸出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一外壁面上的凹陷深度。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均设置有多个,并且分布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外壁面和所述第二外壁面的不同位置;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一一对应。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凸部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一凸部一一对应;和/或所述第一凹部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一一对应。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在第二方向上交错布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参考面内的任一方向。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均具有预设长度,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的长度方向均相同。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凹部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半径;

10、和/或,所述第二凸部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一凹部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凸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半径。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所述第二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凸部的结构相匹配;

12、和/或,所述第二凸部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所述第一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凸部的结构相匹配。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悬臂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悬臂部与所述连接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14、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悬臂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悬臂部与所述连接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臂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所述第一悬臂部的厚度在由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悬臂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所述第二悬臂部的厚度在由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6、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护套,护套包括连接壁和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通过连接壁连接以围成用于容纳设备边角的容纳槽,第一侧壁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背向容纳槽的第一外壁面,第二侧壁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背向容纳槽的第二外壁面,第一外壁面上设有第一支撑结构,第二外壁面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各支撑结构均包括凹部和凸部,两个支撑结构中,其中一个的凸部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另一个的凹部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之内,这样能够在设备叠放方向上使相邻两个护套中其中一个的第一支撑结构与另一个的第二支撑结构凹凸配合以实现在叠放方向上的支撑定位,与分别在两个侧壁的背向容纳槽的一侧中一个设置凸部、另一个设置凹部的护套结构相比,本申请公开的护套结构能够实现左右护套共用,有助于降低护套的模具成本和物料的运营管理成本;并且设置两个支撑结构中凸部相对外壁面的凸出高度相等,能够满足叠放方向上相邻两个护套定位支撑的同时,满足位于最下方护套在水平面上的稳定支撑,有助于提高设备支撑和叠放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壁和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通过所述连接壁连接以围成用于容纳设备边角的容纳槽,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背向所述容纳槽的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二侧壁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背向所述容纳槽的第二外壁面,所述第一外壁面上设有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外壁面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外壁面上的凸出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二外壁面上的凹陷深度,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第二外壁面上的凸出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一外壁面上的凹陷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均设置有多个,并且分布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外壁面和所述第二外壁面的不同位置;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凸部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一凸部一一对应;和/或所述第一凹部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在第二方向上交错布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参考面内的任一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均具有预设长度,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的长度方向均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凹部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半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所述第二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凸部的结构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悬臂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悬臂部与所述连接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所述第一悬臂部的厚度在由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悬臂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所述第二悬臂部的厚度在由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设备边角保护套,具体涉及一种护套,护套具有在第一方向两端的第一外壁面和第二外壁面,第一外壁面上设有第一支撑结构,第二外壁面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各支撑结构均包括凹部和凸部,两个支撑结构中,其中一个的凸部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另一个的凹部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之内,这样能够在设备叠放方向上使相邻两个护套中一个的第一支撑结构与另一个的第二支撑结构凹凸配合以实现支撑定位,另外设置两个支撑结构中凸部相对外壁面的凸出高度相等,这样与分别在两个外壁面上一个设置凸部、另一个设置凹部的护套相比,本申请的护套能够实现左右护套共用,有助于降低护套的模具成本和物料的运营管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习助华,危洪兵,李培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