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式输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1286发布日期:2024-01-06 23: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封闭式输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砂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封闭式输砂装置。


背景技术:

1、轨道车辆刹车砂是为防止车辆在运行时打滑,通常在车轮旁设有砂箱,主要用于其爬坡及刹车时向轨道上撒砂,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为了方便操作,在检修维护时,高铁会高出地面。而在检修维护过程中,需要向砂箱内加砂,由于砂箱位置较高,人工加砂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作环境差,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威胁。

2、使用螺旋输送机输送砂砾会使得部分砂砾在输送过程中被碾碎而无法满足颗粒度要求,使用常规传送带输送砂砾则会产生大量飞尘,污染环境。

3、近几年,出现了高压气泵式自动上砂机来代替人工上砂,使用高压气流携带砂砾进行加砂,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高压气流携带着砂砾容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用于输送砂砾的管道、泵体、阀门等磨损严重,多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发生各式各样的损坏而无法使用,最终又回到了人工搬运的原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式输砂装置,目的在于解决螺旋输送机输送砂砾会使得部分砂砾在输送过程中被碾碎而无法满足颗粒度要求,使用常规传送带输送砂砾则会产生大量飞尘,污染环境的问题,以及现有的高压气泵式自动上砂机容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用于输送砂砾的管道、泵体、阀门等磨损严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发生各式各样的损坏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封闭式输砂装置,包括多个输送模块,每个输送模块包括传送带和防尘罩,传送带设置在防尘罩内部;于传送带前部上方的防尘罩上开设有进料口,于传送带后端下方的防尘罩上开设有出料口,各个输送模块的防尘罩通过连接组件依次首尾相连,连接组件连通上一个输送模块的出料口和下一个输送模块的进料口。

4、进一步,防尘罩为全封闭结构。

5、进一步,连接组件上设置有旋转机构,能够进行多角度旋转。

6、进一步,第一节输送模块的位置不可移动,输送模块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7、进一步,传送带上均匀分布有挡料结构,在向高处输送物料时,挡料结构能够阻止物料滚落。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式设计,砂砾在防尘罩以及连接组件内输送,因此可以避免产生飞尘污染环境。

10、2、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段可折叠式设计,能够将最后一节输送模块的末端定位在行程内的任意位置,还能够方便将各输送模块进行折叠收纳,方便进出高度受限的作业场所。

11、3、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螺旋输送机输送砂砾使得部分砂砾在输送过程中被碾碎而无法满足颗粒度要求,使用常规传送带输送砂砾则会产生大量飞尘,污染环境的问题,以及现有的高压气泵式自动上砂机容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用于输送砂砾的管道、泵体、阀门等磨损严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发生各式各样的损坏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封闭式输砂装置,包括多个输送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送模块(100)包括传送带(110)和防尘罩(120),所述传送带(110)设置在所述防尘罩(120)内部;于所述传送带(110)前部上方的防尘罩(120)上开设有进料口(121),于所述传送带(110)后端下方的防尘罩(120)上开设有出料口(122),各个所述输送模块(100)的防尘罩(120)通过连接组件(200)依次首尾相连,所述连接组件(200)连通上一个所述输送模块(100)的所述出料口(122)和下一个所述输送模块(100)的所述进料口(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输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20)为全封闭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输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0)上设置有旋转机构(210),能够进行多角度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封闭式输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节所述输送模块(100)的位置不可移动,所述输送模块(100)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输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10)上均匀分布有挡料结构(111),在向高处输送物料时,所述挡料结构(111)能够阻止物料滚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输砂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式输砂装置,包括多个输送模块,每个输送模块包括传送带和防尘罩,传送带设置在防尘罩内部;于传送带前部上方的防尘罩上开设有进料口,于传送带后端下方的防尘罩上开设有出料口,各个输送模块的防尘罩通过连接组件依次首尾相连,连接组件连通上一个输送模块的出料口和下一个输送模块的进料口。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高压气泵式自动上砂机容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用于输送砂砾的管道、泵体、阀门等磨损严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发生各式各样的损坏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贺长斌,尹春蕾,于毅,孙大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瑞运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