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6000发布日期:2023-12-21 16:5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刮板输送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


背景技术:

1、刮板输送机是一种机械设备,在物料输送系统中用于输送大批量的物料。其主要由刮板、输送链、驱动装置、张紧装置以及加料口和出料口组成。刮板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矿山、水泥厂等。

2、其中,大多数刮板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均在机头的位置,机头包括一个驱动电机和传动齿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套设齿轮,在齿轮与传动齿轮外均套设齿条,齿条与齿轮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以此来带动输送链进行移动,进而来驱动刮板输送物料。

3、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矿下的环境也大不相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矿下因地质原因,矿洞内的温湿度均很高,且通风的效果较差,链条在使用时,其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引起链条表面的腐蚀和锈蚀,从而缩短链条的使用寿命,若链条出现断裂则会导致整体的刮板输送机无法使用,刮板输送机的驱动电机一般较大,链条也较长,修理较为耗时,进而导致耽误工程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使刮板输送机在链条断裂的情况下也可正常运行,本申请提供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

2、本申请提供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上端部设有放置箱,放置箱包括上箱与下箱,上箱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设有第一链轮,架体水平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外套设有用于驱动输送链移动的传动轮,传动轮位于架体内,转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架体外部,转动轴的一端设为转轴一,转轴一外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链条,链条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均为啮合状态,转动轴的另一端设为转轴二,下箱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外套设有第一同步轮,转轴二外套设有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同步带,转轴二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与第二同步轮转动连接,转动环与第二同步轮可拆卸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时,第一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输送链及刮板进行移动,完成物料的输送;若出现链条断裂的情况,使用者首先将转动环与第二同步轮相连接,然后即可开启第二电机,进而带动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环和转轴二进行转动,使传动轮进行转动,带动输送链及刮板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进度,使刮板输送机在链条断裂的情况下也可正常运行,然后使用者即可在刮板输送机停机时对链条进行修理或更换。

5、可选的,所述第二同步轮水平设有双头气缸,双头气缸的活塞杆均向靠近转动环的方向延伸有用于夹紧转动环的夹紧杆。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第二同步轮与转动环进行连接时,使用者操纵第二双头气缸均向缸筒内回缩,进而驱动两个夹紧杆将转动环夹紧,结构简单,操纵方便。

7、可选的,所述夹紧杆靠近转动环的一侧均设有电磁铁,转动环为可磁吸材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杆将转动环夹紧后使用者可开启电磁铁,进而将转动环吸住,进一步的提高夹紧杆与转动环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第二同步轮与转动环连接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双头气缸设有两个,两个双头气缸相互平行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第二同步轮与转动环进行连接时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架体外部设有转动柱,转动柱与架体侧壁相互垂直设置,转动柱外转动连接有张紧轮,张紧轮的宽度与同步带适配,张紧轮与同步带可拆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利用第二电机对转动轴进行驱动前,将张紧轮移动至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间,进而将同步带绷紧,然后使用者即可开启第二电机进而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可提高同步带与第一同步轮带动第二同步轮转动的转动效果。

13、可选的,所述架体竖直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转动柱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操纵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伸出或回缩进而带动转动柱进行移动,进而来调节张紧轮的位置,结构简单,操纵方便。

15、可选的,所述上箱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电机长度方向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有两个第一滑板,上箱开设有与两个第一滑板适配的两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板均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第一电机出现问题,使用者即可将从第一开口将第一电机从上箱内滑出,然后对第一电机进行检修即可。

17、可选的,所述下箱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二电机长度方向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有两个第二滑板,上箱开设有与两个第二滑板适配的两个第二滑槽,第二滑板均位于对应的第二滑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定时对第二电机进行保养及检修,以保证第二电机的正常运行,在第一电机出现问题时,第二电机可正常工作。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在正常使用时,第一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输送链及刮板进行移动,完成物料的输送;若出现链条断裂的情况,使用者首先将转动环与第二同步轮相连接,然后即可开启第二电机,进而带动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环和转轴二进行转动,使传动轮进行转动,带动输送链及刮板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进度,使刮板输送机在链条断裂的情况下也可正常运行,然后使用者即可在刮板输送机停机时对链条进行修理或更换;

21、2.若第一电机出现问题,使用者即可将从第一开口将第一电机从上箱内滑出,然后对第一电机进行检修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上端部设有放置箱(2),放置箱(2)包括上箱(21)与下箱(22),上箱(21)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电机(211),第一电机(211)的输出轴外设有第一链轮(212),架体(1)水平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外套设有用于驱动输送链移动的传动轮(14),传动轮(14)位于架体(1)内,转动轴(11)的两端均延伸至架体(1)外部,转动轴(11)的一端设为转轴一(12),转轴一(12)外设有第二链轮(121),第二链轮(121)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212),第一链轮(212)与第二链轮(121)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链条(122),链条(122)与第一链轮(212)和第二链轮(121)均为啮合状态,转动轴(11)的另一端设为转轴二(13),下箱(22)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电机(221),第二电机(221)的输出轴外套设有第一同步轮(222),转轴二(13)外套设有第二同步轮(131),第一同步轮(222)与第二同步轮(131)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同步带(223),转轴二(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环(132),转动环(132)与第二同步轮(131)转动连接,转动环(132)与第二同步轮(13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轮(131)水平设有双头气缸(133),双头气缸(133)的活塞杆均向靠近转动环(132)的方向延伸有用于夹紧转动环(132)的夹紧杆(1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杆(134)靠近转动环(132)的一侧均设有电磁铁(135),转动环(132)为可磁吸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气缸(133)设有两个,两个双头气缸(133)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外部设有转动柱(3),转动柱(3)与架体(1)侧壁相互垂直设置,转动柱(3)外转动连接有张紧轮(31),张紧轮(31)的宽度与同步带(223)适配,张紧轮(31)与同步带(22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竖直设有第一气缸(32),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与转动柱(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21)远离第二电机(22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电机(211)长度方向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有两个第一滑板(214),上箱(21)开设有与两个第一滑板(214)适配的两个第一滑槽(213),第一滑板(214)均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2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22)远离第一电机(211)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二电机(221)长度方向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有两个第二滑板(224),上箱(21)开设有与两个第二滑板(224)适配的两个第二滑槽(225),第二滑板(224)均位于对应的第二滑槽(225)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结构,涉及刮板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上端部设有放置箱,放置箱包括上箱与下箱,架体水平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外套设有用于驱动输送链移动的传动轮,传动轮位于架体内,转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架体外部,转动轴的另一端设为转轴二,下箱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外套设有第一同步轮,转轴二外套设有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同步带,转轴二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与第二同步轮转动连接,转动环与第二同步轮可拆卸连接。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进度,使刮板输送机在链条断裂的情况下也可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军,王凤站,卢书栋,曹春庆,王振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莱芜市万方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