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体自转辊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1688发布日期:2023-12-07 03:0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瓶体自转辊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瓶体探伤,具体提供一种瓶体自转辊道。


背景技术:

1、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铝合金瓶广泛应用于储存和装运各种物品,如气体、液体等。为确保瓶体质量和安全性,对铝合金瓶进行探伤检测变得尤为重要。探伤检测旨在发现潜在的缺陷,如裂纹、气泡、内部结构异常等,以及评估产品寿命。

2、传统瓶体探伤工艺采用人工操作,耗时耗力,同时可能存在检测不准确的风险。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探伤精度,研究人员已开发了自动化探伤设备,实现瓶体在线探伤检测。然而,现有的瓶体自转辊道在输送瓶体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磕碰和磨损,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中,对瓶体进行有效的探伤检测具有挑战性,因为现有的瓶体自转辊道技术可能导致瓶体晃动、移位或翻滚,在探伤检测中需要保持瓶体稳定。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瓶体自转辊道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瓶体放置在辊道上时容易出现磕碰损伤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体自转辊道,所述辊道包括辊体组件、驱动装置以及辊道架组,其中:所述辊体组件包括两个传动辊,每一个所述传动辊包括辊体以及套设于所述辊体外侧用于支撑保护所述铝合金瓶的保护套,两个所述传动辊均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辊道架组;两个所述传动辊并行设置,且两个所述传动辊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铝合金瓶的直径,以当瓶体自辊体组件上方放置于两个传动辊之间的间隔之间时,瓶体与两个传动辊具有的保护套接触,且沿垂直于所述传动辊轴心线方向的任意一横截面中,两个所述传动辊的轴心线与所述铝合金瓶的轴心线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辊道架组、且与两个所述传动辊传动连接,以同时驱动两个所述传动辊同向旋转。

3、基于上述结构设置,通过传动辊上的保护垫将瓶体支撑,避免瓶体与硬质材料的传动辊直接接触,以减少瓶体在放置过程中受到的磨损和损坏;并且通过双传动辊支撑,形成三角形结构,双传动辊同时转动控制瓶体的转动能够提高辊道的稳定性,并且优化探伤检测效率,提高了实用性。

4、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辊道架组包括沿传动辊轴心线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底座以及用于连接各个所述底座的支撑梁。

5、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支撑更高的载荷,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6、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梁均为方管焊接组成。

7、基于上述结构设置,方管结构能够简化生产工艺,便于生产,降低成本,并且方管结构具备较高的设备强度和耐用性。

8、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与电动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两个所述传动辊连接。

9、基于上述结构设置,提高输送能效,保证平稳运行,降低噪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10、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套为聚胺脂保护套。

11、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增加瓶体与辊道之间的缓冲作用,减少磨损,提高瓶体的保护效果。

12、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沿垂直于所述传动辊轴心线的方向,所述传动辊的两侧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

13、基于上述结构设置,挡水板能够防止辊道接触到水流,从而避免辊道打滑使瓶体滑落或移位,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线安全性。

14、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转动辊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15、基于上述结构设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传动辊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16、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辊体组件的轴心线距所述底座底部的最小高度为850mm。

17、基于上述结构设置,适应较大直径的瓶体,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提高瓶体自转辊道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18、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减速器与变频器连接

19、基于上述结构设置,能够调整传动辊的转动速度以适应不同探伤设备的速度要求,提高探伤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20、在上述辊道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频器与外界探伤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

21、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实现与探伤设备的无缝对接,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探伤检测的整体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瓶体自转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包括辊体组件、驱动装置以及辊道架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架组包括沿传动辊轴心线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底座以及用于连接各个所述底座的支撑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梁均为方管焊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与电动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两个所述传动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为聚胺脂保护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传动辊轴心线的方向,所述传动辊的两侧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辊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组件的轴心线距所述底座底部的最小高度为8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减速器与变频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与外界探伤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金属瓶体探伤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瓶体自转辊道,旨在解决现有瓶体放置在辊道上时容易出现磕碰损伤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此,本技术的辊道包括:辊体组件、驱动装置以及辊道架组,辊体组件包括两个传动辊,每一个传动辊包括辊体以及套设于辊体外侧用于支撑保护铝合金瓶的保护套,两个传动辊均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安装于辊道架组;两个传动辊并行设置,且两个传动辊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铝合金瓶的直径,且沿垂直于传动辊轴心线方向的任意一横截面中,驱动装置安装于辊道架组、且与两个传动辊传动连接,通过传动辊上的保护垫将瓶体支撑,避免瓶体与硬质材料的传动辊直接接触,以减少瓶体在放置过程中受到的磨损和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龙,王东坡,汪发春,孙言,任佳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