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0293发布日期:2023-12-21 22:3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的汽车生产线中包括车型切换系统,在车型切换系统中放置有适用于不同车型的汽车工装,车型切换系统通过将不同车型所对应的汽车工装切换至工作位,以实现进行不同车型的汽车的生产。

2、生产线所能生产的车型受到车型切换系统所容纳的汽车工装数量的限制,若存放的汽车工装的种类不够,则需要采用专用的脱批小车将生产线中的一个汽车工装移走,之后采用另一脱批小车将新的汽车工装切换至生产线。

3、采用脱批小车对车型切换系统中的汽车工装进行切换的方式均为人工操作,现有的采用脱批小车切换汽车工装的方式存在无法实现线外工装设备的快速切换、脱批切换时间长、线体需要停线进行车型工装设备切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以容纳更多车型的汽车工装。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包括运动轨道、可移动地设置于运动轨道的运载小车以及倒库小车、设置有提升装置的机架。

4、运动轨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存放汽车工装的库位,库位包括下层库位以及位于下层库位上方的上层库位;下层库位设置有用于牵引汽车工装的第一牵引机构,上层库位设置有用于牵引汽车工装的第二牵引机构。第一牵引机构能够将汽车工装从下层库位牵引至运载小车与倒库小车,以及将汽车工装从运载小车与倒库小车牵引至下层库位。

5、提升装置位于运动轨道上方,提升装置可上下运动地设置于机架,提升装置位于上方时,第二牵引机构可使汽车工装在提升装置与上层库位之间转移,提升装置位于下方位置时,第一牵引机构可使汽车工装在提升装置与下层库位之间转移。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包括有上层库位与下层库位,对空间的利用率更高,能够存放更多的汽车工装,以适应更多车型的生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下层库位与上层库位分别设置有第一牵引机构与第二牵引机构,第一牵引机构能够将汽车工装送至运载小车与倒库小车。运载小车与倒库小车均能够用于携带汽车工装进行运动。倒库小车可用于将汽车工装在不同的下层库位之间进行转移;运载小车可用于从不同位置的下层库位接收汽车工装,之后携带汽车工装运动至工作位,使其所携带的汽车工装用于生产。第二牵引机构能够将上层库位中的汽车工装送至提升装置,之后通过提升装置与第一牵引机构配合动作,能够将上层库位中的汽车工装转移至下层库位中,之后再配合运载小车对汽车工装进行转移,能够实现采用上层库位中的汽车工装进行生产。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还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与提升装置传动连接,以使提升装置上下运动。

8、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在机架设置升降电机与提升装置传动连接的方式实现提升装置的上下运动,能够便于实现自动切换汽车工装。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链条,提升装置设置有与链条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以使连接件与链条同步运动。

1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提升装置固定在链条上,通过升降电机的转动可使链条正向或反向转动,以使固定在链条上的提升装置向上或向下运动。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升装置为方形结构,提升装置的四个顶角均设置有连接件,四个连接件各连接有一根链条。

12、采用方形结构的提升装置,并且在提升装置的四个顶角均通过一连接件连接链条,能够使提升装置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地平稳。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升装置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升降电机,每个升降电机位于两链条之间,并与两链条传动连接。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升降电机均与两个链条传动连接,能够减少升降电机的数量。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层库位包括多个,多个上层库位对称设置于运动轨道的两侧,对称设置于运动轨道两侧的两个上层库位之间设置一个提升装置。

16、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运动轨道两侧的两个上层库位之间共用一个提升装置,能够简化结构。

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运动轨道包括齿条,运载小车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通过伺服电机转动以驱动运载小车沿运动轨道移动。

1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运载小车沿运动轨道移动,能够精准地控制运载小车的位置。

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层库位包括下层库位架,以及设置于下层库位架的下层工装轨道;运载小车设置有可与下层工装轨道对应的第一对接轨道,倒库小车设置有可与下层工装轨道对应的第二对接轨道;下层工装轨道、第一对接轨道和第二对接轨道被配置为能够与汽车工装滑动连接;第一牵引机构可牵引汽车工装在下层工装轨道与第一对接轨道之间来回滑动,或牵引汽车工装在下层工装轨道与第二对接轨道之间来回滑动。

2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下层工装轨道、第一对接轨道与第二对接轨道,能够方便汽车工装从下层库位转移至运载小车与倒库小车。

2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层库位包括上层库位架,以及设置于上层库位架的上层工装轨道;提升装置设置有可与上层工装轨道以及下层工装轨道对接的第三对接轨道;上层工装轨道与第三对接轨道被配置为能够与汽车工装滑动连接;第一牵引机构可牵引汽车工装在下层工装轨道与第三对接轨道之间来回滑动;第二牵引机构可牵引汽车工装在上层工装轨道与第三对接轨道之间来回滑动。

22、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上层工装轨道以及第三对接轨道,能够方便地使汽车工装在上层库位与提升装置之间进行转移,且第三对接轨道可与下层工装轨道进行对接,能够便于将上层库位中的汽车工装转移至下层库位。

2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牵引机构包括丝杆,与丝杆传动连接的滑块,滑块设置有与汽车工装配合的挂钩,挂钩可选择配合于汽车工装。

24、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传动连接的丝杆与滑块作为第一牵引机构,并在滑块上设置可与汽车工装配合的挂钩,便于实现通过第一牵引机构驱动汽车工装进行运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提升装置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提升装置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链条,所述提升装置设置有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以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链条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为方形结构,所述提升装置的四个顶角均设置有所述连接件,四个连接件各连接有一根所述链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所述升降电机,每个所述升降电机位于两所述链条之间,并与两所述链条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库位包括多个,多个所述上层库位对称设置于运动轨道的两侧,对称设置于所述运动轨道两侧的两个上层库位之间设置一个所述提升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道包括齿条,所述运载小车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通过所述伺服电机转动以驱动所述运载小车沿所述运动轨道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库位包括下层库位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层库位架的下层工装轨道;所述运载小车设置有可与所述下层工装轨道对应的第一对接轨道,所述倒库小车设置有可与所述下层工装轨道对应的第二对接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库位包括上层库位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层库位架的上层工装轨道;所述提升装置设置有可与所述上层工装轨道以及所述下层工装轨道对接的第三对接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包括丝杆,与丝杆传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有与汽车工装配合的挂钩,所述挂钩可选择配合于所述汽车工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车型柔性切换系统,包括运动轨道、运载小车以及倒库小车、设置有提升装置的机架。运动轨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存放汽车工装的库位,库位包括下层库位以及位于下层库位上方的上层库位;下层库位设置有用于牵引汽车工装的第一牵引机构,上层库位设置有用于牵引汽车工装的第二牵引机构。第一牵引机构能够将汽车工装从下层库位牵引至运载小车与倒库小车,以及将汽车工装从运载小车与倒库小车牵引至下层库位。提升装置位于运动轨道上方,提升装置可上下运动地设置于机架,提升装置位于上方时,第二牵引机构可使汽车工装在提升装置与上层库位之间转移,提升装置位于下方位置时,第一牵引机构可使汽车工装在提升装置与下层库位之间转移。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李晓宇,孔锐斌,熊博凯,刁宇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