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垛机底座、堆垛机及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7940发布日期:2023-12-06 22:0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堆垛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堆垛机相关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堆垛机底座、堆垛机及车库。


背景技术:

1、堆垛机,是立体仓库中的主要起重运输设备,应用于物流及立体停车设备中,能够在巷道内行走,在巷道口与货格/停车位之间对货物/车辆进行存取。

2、目前,物流用堆垛机有四向行走的类型,即能够在纵向和横向巷道间自由转向运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利用堆垛机上行走轮自身结构进行原地90度转向;第二种,堆垛机上行走轮模组采用麦克娜姆轮,利用麦克娜姆轮的结构特点来实现原地转向。然而,上述第一种方式受限于行走轮的使用寿命及地面强度,只能适用于小载重的应用场景,无法在停车设备领域需要的大载重堆垛机中应用;上述第二种方式受限于麦克娜姆轮本身的使用强度限制,也无法在停车设备领域需要的大载重堆垛机中使用。因此,目前在停车设备领域,堆垛机均为双向运行,无法转向。这使得在堆垛式立体车库中,通常需要配套多套堆垛机,增加了对应停车设备的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堆垛机底座、堆垛机及车库。

2、一种堆垛机底座,所述堆垛机底座包括:

3、底框架;

4、多个第一轮组,安装于所述底框架上并相互独立设置,用以带动所述底框架沿第一方向行走;

5、多个第二轮组,安装于所述底框架上并相互独立设置,用以带动所述底框架沿第二方向行走,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形成有预设角度;

6、其中,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之间能够择一承载所述底框架。

7、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轮组及多个第二轮组合理地布置于底框架上,如此,可使堆垛机底座能够根据需求控制其在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行走,并达到应用有该堆垛机底座的堆垛机在轨道上不同方向行走的目的,这样不仅扩充了该堆垛机底座的应用场景,而且也能够起到降低建造成本的作用;同时,多个第一轮组之间及多个第二轮组之间分别相互独立设置,如此,可单独对每个第一轮组及第二轮组进行检修、更换,具有降低后续维护成本的作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组和所述第二轮组均包括安装座、滚轮及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框架上;

9、其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驱使所述安装座作相对所述底框架的升降运动。

10、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升降驱动机构驱使安装座作相对底框架的升降运动,来实现堆垛机底座中第一轮组及第二轮组之间的换向,如此,不仅能耗低,而且也不受底框架上负载的影响,使得该堆垛机底座能够适用于大载荷堆垛机的使用需求。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组和所述第二轮组的数量均为四个,并在所述底框架的四角各布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轮组和一个所述第二轮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外周套设有柔性件。

13、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柔性件的材料特征,如此,能够降低堆垛机底座在轨道上行走时伴随产生的噪音。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轮组中的滚轮为多个,多个所述滚轮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15、每个所述第二轮组中的滚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轮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

16、可以理解的是,用多个滚轮共同来支撑底框架,如此,能够提高了堆垛机底座在轨道上行走时的稳定性。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轮组设定为第一主动轮组,剩余两个所述第一轮组设定为第一从动轮组;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轮组设定为第二主动轮组,剩余两个所述第二轮组设定为第二从动轮组;

18、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轮组和所述第二主动轮组均包括用以驱动所述滚轮旋转的驱动机构。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组沿着所述底框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布置于所述底框架的两侧;

20、及,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轮组沿着所述底框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布置于所述底框架的两侧。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组在所述底框架上的位置,与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轮组在所述底框架上的位置相应设置;

22、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中的驱动机构沿着所述底框架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中的驱动机构沿着所述底框架的长度方向布置。

23、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堆垛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堆垛机底座。

24、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车库,包括轨道、以及上述所述的堆垛机,所述堆垛机在所述轨道上运行;

25、其中,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行走轨道及第二行走轨道,所述第一行走轨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且所述堆垛机在多个所述第一轮组的带动下能够在所述第一行走轨道上行走;所述第二行走轨道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置,并且所述堆垛机在多个所述第二轮组的带动下能够在所述第二行走轨道上行走。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本申请请求保护的堆垛机底座、堆垛机及车库,多个第一轮组及多个第二轮组合理地布置于底框架上,如此,可使堆垛机底座能够根据需求控制其在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行走,并达到应用有该堆垛机底座的堆垛机在轨道上不同方向行走的目的,这样不仅扩充了该堆垛机底座的应用场景,而且也能够起到降低建造成本的作用;同时,多个第一轮组之间及多个第二轮组之间分别相互独立设置,如此,可单独对每个第一轮组及第二轮组进行检修、更换,具有降低后续维护成本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堆垛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垛机底座(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垛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组(20)和所述第二轮组(30)均包括安装座(231)、滚轮(232)及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滚轮(232)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231)上,所述安装座(231)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框架(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垛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组(20)和所述第二轮组(30)的数量均为四个,并在所述底框架(10)的四角各布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轮组(20)和一个所述第二轮组(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垛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32)外周套设有柔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垛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轮组(20)中的滚轮(232)为多个,多个所述滚轮(232)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垛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轮组(20)设定为第一主动轮组(21),剩余两个所述第一轮组(20)设定为第一从动轮组(22);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轮组(30)设定为第二主动轮组(31),剩余两个所述第二轮组(30)设定为第二从动轮组(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垛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组(21)沿着所述底框架(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布置于所述底框架(10)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垛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组(21)在所述底框架(10)上的位置,与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轮组(31)在所述底框架(10)上的位置相应设置;

9.一种堆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垛机底座(100)。

10.一种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200)、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堆垛机,所述堆垛机能够在所述轨道(200)上运行;


技术总结
本技术请求保护的堆垛机底座、堆垛机及车库,堆垛机底座包括底框架、及安装于底框架上的多个第一轮组及多个第二轮组,多个第一轮组相互独立设置,用以带动底框架在轨道上沿第一方向行走;多个第二轮组相互独立设置,用以带动底框架在轨道上沿第二方向行走,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形成有预设角度;其中,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之间能够择一承载底框架。如此,可使应用有该堆垛机底座的堆垛机在轨道上不同方向行走的目的,这样不仅扩充了该堆垛机底座的应用场景,而且也能够起到降低建造成本的作用;同时,可单独对每个第一轮组及第二轮组进行检修、更换,具有降低后续维护成本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戴岳芳,褚志斌,顾晓锋,陈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西子智能停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