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4507发布日期:2024-03-25 18:3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样本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样本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样本传输装置是检验流水线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其用于将样本传输至不同的功能模块以进行相应的处理。常见的样本传输装置包括传送带与带轮,受加工和安装因素影响,传送带的中线与带轮的轴线容易出现不垂直的问题,导致传送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受力不均匀,传送带在转动时会跑偏。为解决传送带跑偏的问题,相关技术中设置固定式的阻挡机构限制皮带跑偏,然后这种方式会加剧传送带的磨损,减少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样本传输装置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样本传输装置,既能够使传送带回正,又能够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样本传输装置,包括:

3、机架;

4、带轮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轮体、传送带与阻挡部,所述第一轮体具有第一轴心,所述第一轮体能够相对所述机架绕所述第一轴心转动,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轮体,用于承载并运输样本承载部件,所述阻挡部具有第二轴心,所述阻挡部能够相对所述机架绕所述第二轴心转动;

5、其中,所述阻挡部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侧,能够抵接所述传送带以向所述传送带施加背离所述阻挡部且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阻挡力,以使所述传送带沿背离所述阻挡部的方向移动,且所述阻挡部至少在与所述传送带抵接时发生转动。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样本传输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阻挡部能够抵接传送带以向传送带施加背离阻挡部且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阻挡力,该阻挡力能够使传送带沿背离阻挡部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传送带相对于第一轮体回正,同时传送带又不会一直与阻挡部摩擦,能够延长传送带的寿命。此外,本实施例的阻挡部至少在与传送带抵接时发生转动,能够减小阻挡部与传送带抵接时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少传送带的磨损。

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心与所述第二轴心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带轮组件还包括第二轮体,所述第二轮体能够相对所述机架绕所述第二轴心转动,所述阻挡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轮体,并沿所述第二轮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第二轮体的外周面,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二轮体。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义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施加至所述传送带时使所述传送带发生变形的力为变形力,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二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之和小于所述变形力;

11、和/或,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二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之和小于所述阻挡力。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轮体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二轮体的长度;

13、优选的,所述第二轮体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所述第一轮体的直径。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样本传输装置包括以下方向中的至少一种:

15、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轮体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轮体的转动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一轮体之间沿所述第一轮体的径向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

16、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轮体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轮体的转动方向相同;

17、所述阻挡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轮体的凸出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

18、所述第一轮体的摩擦系数为0.04至0.2;

19、所述第二轮体的摩擦系数为0.04至0.2;

20、所述第一轮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的摩擦系数为0.04至0.2;

21、所述第二轮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的摩擦系数为0.04至0.2。

2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心与所述第二轴心为同一轴心。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轮体,且所述阻挡部沿所述第一轮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第一轮体的外周面。

2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义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施加至所述传送带时使所述传送带发生变形的力为变形力,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所述变形力;

25、和/或,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所述阻挡力。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样本传输装置包括以下方向中的至少一种:

27、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一轮体连接为一体结构;

28、所述阻挡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轮体的凸出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

29、所述第一轮体的摩擦系数为0.04至0.2;

30、所述第一轮体的外周面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的摩擦系数为0.04至0.2。

3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心与所述第二轴心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件还包括第二轮体,所述第二轮体能够相对所述机架绕所述第二轴心转动,所述阻挡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轮体,并沿所述第二轮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第二轮体的外周面,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二轮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施加至所述传送带时使所述传送带发生变形的力为变形力,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二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之和小于所述变形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轮体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传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二轮体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体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所述第一轮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二轮体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轮体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轮体的转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一轮体之间沿所述第一轮体的径向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传输装置包括以下方向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心与所述第二轴心为同一轴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轮体,且所述阻挡部沿所述第一轮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第一轮体的外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施加至所述传送带时使所述传送带发生变形的力为变形力,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所述变形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样本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传输装置包括以下方向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样本传输装置,包括机架与带轮组件;带轮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轮体、传送带与阻挡部,第一轮体具有第一轴心,第一轮体能够相对机架绕第一轴心转动,传送带绕设于第一轮体,用于承载并运输样本承载部件,阻挡部具有第二轴心,阻挡部能够相对机架绕第二轴心转动;阻挡部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于传送带的至少一侧,能够抵接传送带以向传送带施加背离阻挡部且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阻挡力,以使传送带沿背离阻挡部的方向移动,且阻挡部至少在与传送带抵接时发生转动。本技术能够使传送带相对于第一轮体回正,同时传送带又不会一直与阻挡部摩擦,能够延长传送带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杰,郑杨,杨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