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1693发布日期:2023-11-17 19:4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梯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


背景技术:

1、电梯底坑是指电梯在地面下方的一个基坑,基坑用于容纳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垂直位移和震动,从而确保电梯平稳、安全地运行。通常情况下,电梯底坑的深度为电梯井道内轿厢高度的一半。

2、目前,公开号为cn210735909u的一种装配式电梯底坑基座、升降装置及电梯系统,包括一块预制的矩形钢筋混凝土平板构成的底坑地基平台,侧壁由四件相同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组成四边中心向外有凸出的矩形组合结构,这四件预制构件在凸出的部分由对拉螺栓连接,在底坑底板平台和侧壁组合件的连接处通过防渗水胶水填充。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利用防渗水胶水的填充可预防地下水渗透来提升电梯底坑的防水效果,但是遇到梅雨季节导致雨水从顶部渗入底坑底板平台上,或在电梯上意外洒落的积水滴落至底坑底板平台上。此时堆积在底坑底板平台上的积水容易导致电梯主体金属结构锈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电梯主体金属结构发生锈蚀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包括:

4、底板平台,所述底板平台上开设有引水槽以及蓄水槽,所述引水槽与所述蓄水槽连通;

5、侧壁,包括若干侧板,所述侧板安装在所述底板平台上,若干所述侧板环绕在所述引水槽以及所述蓄水槽的外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侧壁安装在底板平台上,当积水落入底板平台上时,积水通过引水槽流向蓄水槽,蓄水槽将积水进行收集,从而减小了散落的积水导致电梯主体金属结构锈蚀的可能性。同时蓄水槽将积水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将积水清理排出。

7、可选的,所述蓄水槽呈漏斗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的蓄水槽便于将积水清理的更干净。

9、可选的,所述底板平台上开设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与所述蓄水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放水口贯穿所述底板平台的外侧,所述放水口远离所述蓄水槽的一端固定有抽水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蓄水槽内的积水时,抽水管的设置使得无需将电梯停运,只需通过抽水管将积水抽出即可,极大的方便了积水的清理。

11、可选的,所述底板平台一体成型有安装凸台,所述侧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凸台刚好插设至所述安装凹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凸台的设置不仅便于侧板与底板平台的安装,同时还能减小地下水渗透至侧板内部。

13、可选的,所述侧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侧板相互卡接围绕成矩形形成所述侧壁。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四个侧板的卡接便于电梯底坑的安装,节约了安装时间。

15、可选的,所述侧板包括长板和短板,所述长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短板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块能插设至所述卡接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长板和短板相邻设置,并将相邻长板的卡接块插设至卡接槽内,实现对相邻长板和短板的安装,从而将所有的长板和短板依次安装完毕。

17、可选的,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长板的一端呈90°弯折,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块相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接槽与卡接块的配合,使得长板和短板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长板之间的卡接块能相互拼接,从而便于对长板进行运输。

19、可选的,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平台的连接处涂有防水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胶预防地下水的渗透,同时也能将底板平台与侧板的连接更加紧密。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底板平台、侧板、引水槽以及蓄水槽的配合,利用引水槽将底板平台上的积水引导至蓄水槽进行收集,从而达到减小电梯主体金属结构发生锈蚀可能性的效果;

23、2.通过蓄水槽、放水口以及抽水管的配合,利用放水口将蓄水槽与抽水管连通,从而达到了便于将蓄水槽内积水排出的效果;

24、3.通过长板、短板、卡接块以及卡接槽的配合,从而达到便于对侧壁安装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4)呈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平台(1)上开设有放水口(11),所述放水口(11)与所述蓄水槽(4)的底部连通,所述放水口(11)贯穿所述底板平台(1)的外侧,所述放水口(11)远离所述蓄水槽(4)的一端固定有抽水管(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平台(1)一体成型有安装凸台(6),所述侧板(2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凹槽(22),所述安装凸台(6)刚好插设至所述安装凹槽(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侧板(21)相互卡接围绕成矩形形成所述侧壁(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1)包括长板(23)和短板(24),所述长板(2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31),所述短板(24)上开设有卡接槽(241),所述卡接块(231)能插设至所述卡接槽(24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231)远离所述长板(23)的一端呈90°弯折,所述卡接槽(241)与所述卡接块(231)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1)与所述底板平台(1)的连接处涂有防水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的电梯底坑,包括底板平台、侧壁,底板平台上开设有引水槽以及蓄水槽,引水槽与蓄水槽连通,引水槽用于将底板平台上的积水引导至蓄水槽内。侧壁包括若干侧板,侧板呈竖直安装在底板平台上,通过将若干侧板安装在底板平台上,以将引水槽以及蓄水槽进行环绕。利用积水引导与蓄水槽的配合,将底板平台上的积水进行收集,本申请具有减小电梯主体金属结构发生锈蚀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