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行走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0075发布日期:2023-12-14 04:5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电动葫芦行走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小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葫芦上的行走小车,属于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动葫芦通过行走小车实现水平移动,如本集团公司申报的2020232543163“悬挂起重机的小车自动张紧装置 ”以及201330010445.4“行走小车”,小车的四个轮子均分为左右两组,轮子的轮面与工字梁导轨的轨道面相接触,驱动机构驱动某一轮子后、实现驱动小车行走在工字梁导轨上。

2、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四轮结构对于四轮定位要求极高,需要四个轮子与轨道接触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对于加工和装配精度的要求极高,否则容易因不平衡而发生颠簸,尤其是在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上述四轮结构的使用效果无法达到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运行平稳的电动葫芦行走小车。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支架板的底部通过起吊连接杆吊装电动葫芦安装于支架板上的三个行走轮分布于工字梁导轨的两侧,驱动机构与任一行走轮驱动相连,且行走轮的轮面与工字梁导轨的轨道面相滚动接触。

4、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包含有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所述左支架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两个左行走轮,所述右支架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右行走轮,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限位导向滚轮,且左行走轮和右行走轮的滚动平面与限位导向滚轮的滚动平面相垂直。

5、优选的,所述左支架板的前后端向内翻折形成有左挡板,所述右支架板的前后端朝内翻折形成有右挡板。

6、优选的,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均设置有凹槽。

7、优选的,所述左支架板的上下两端朝内翻折形成水平挡板,所述右支架板的上下两端朝内翻折形成水平挡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三轮结构取代四轮结构,三轮结构与四轮结构相比能够实现与工字梁导轨的轨道面平稳接触的功能;同时通过设置限位导向滚轮与轨道面的侧面滚动接触,从而实现对其限位和导向,防止起吊重物的过程中发生抖动影响其运行平稳性。

10、最后,通过设置的左右挡板起到防尘作用,防止运行过程中一些杂质等迎面吹入、粘附在行走轮上引发运行困难和颠簸,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其运行的平稳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支架板的底部通过起吊连接杆吊装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支架板上的三个行走轮分布于工字梁导轨的两侧,驱动机构与任一行走轮驱动相连,且行走轮的轮面与工字梁导轨的轨道面相滚动接触。

2.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左支架板(11)和右支架板(21),所述左支架板(1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两个左行走轮(12),所述右支架板(2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右行走轮(22),左支架板(11)和右支架板(21)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限位导向滚轮(4),且左行走轮(12)和右行走轮(22)的滚动平面与限位导向滚轮(4)的滚动平面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板(11)的前后端向内翻折形成有左挡板(13),所述右支架板(21)的前后端朝内翻折形成有右挡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13)和右挡板(23)上均设置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板(11)的上下两端朝内翻折形成水平挡板,所述右支架板(21)的上下两端朝内翻折形成水平挡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包含有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所述左支架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两个左行走轮,所述右支架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右行走轮,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限位导向滚轮,且左行走轮和右行走轮的滚动平面与限位导向滚轮的滚动平面相垂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葫芦行走小车,具有运行平稳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周其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鼎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