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盘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5748发布日期:2023-12-30 02:0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料盘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输送,尤其涉及一种料盘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料盘又称tray盘、托盘,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料盘作为生产所需物料的运输载具。传统工艺中常采用流水线输送的方式进行料盘的输送作业。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料盘的流水线上一般仅设置一个物料处理工位,当料盘沿流水线输送至物料处理工位时,流水线停止作业,待位于物料处理工位的料盘内的物料全部被处理后,流水线恢复作业,以将位于物料处理工位的料盘输送至料盘下料工位,而上游的载有物料的料盘则被输送至物料处理工位。

2、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输送料盘的流水线一般采用间歇式作业的方式输送料盘,工作效率低,进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3、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盘输送装置,工作效率高,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料盘输送装置,包括:

4、上料机构,包括第一移转模块和第一输送线体,所述第一输送线体设置有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一移转模块被配置为将料盘转运至所述第一输送线;

5、下料机构,包括第二移转模块和第二输送线体,所述第一输送线体设置有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移转模块被配置为由所述第二输送线上转运所述料盘;及

6、至少两个第三输送线体,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输送线体串联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体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体之间,所有所述第三输送线体均沿竖直方向间隔有第三输送线和第四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体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三输送线和所述第四输送线择一地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平齐。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输送线体还包括:

8、挡块,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下游端设置有所述挡块;及

9、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挡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挡块具有位于所述第三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的第一工作位置,及远离所述第三输送线的输送路径的第二工作位置。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输送线位于所述第四输送线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线包括两条第一输送带,两条所述第一输送带沿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输送线体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

11、所述第三输送线体还包括:

12、顶升板,设置于两条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并具有板面与所述第三输送线平齐的第三工作位置,及板面位于所述第三输送线上方的第四工作位置;以及

13、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顶升板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和所述第四工作位置之间移动。

14、作为优选,所述顶升板上设置有吸附孔。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移转模块包括:

16、第一承载板,载放有所述料盘;

17、第一吸盘,能够由所述第一承载板上吸取所述料盘;及

18、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吸盘由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上方移动至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上方。

1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移转模块还包括:

20、第二承载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承载板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承载板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承载板的移动路径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移动路径交汇,所述第二承载板沿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排列方向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间距。

2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承载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板,所述第一拉板上设置有第一把手。

2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移转模块包括:

23、第三承载板;

24、第二吸盘,能够由所述第二输送线上吸取所述料盘;及

25、第四驱动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吸盘由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上方移动至所述第三承载板的上方。

2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移转模块还包括:

27、第四承载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四承载板能够沿与所述第三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三承载板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四承载板的移动路径与所述第三承载板的移动路径交汇,所述第四承载板沿所述第三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的排列方向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的间距。

28、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承载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板,所述第二拉板上设置有第二把手。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沿第一输送线连续输送的至少两个料盘能够分别移动至不同的第三输送线体上进行处理作业,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料盘输送装置能够不间断输送料盘,工作效率高,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线体(3)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线(31)位于所述第四输送线(32)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线(31)包括两条第一输送带(311),两条所述第一输送带(311)沿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输送线体(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板(35)上设置有吸附孔(3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转模块(1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转模块(11)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板(1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板(115),所述第一拉板(115)上设置有第一把手(11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转模块(21)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转模块(21)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承载板(21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板(215),所述第二拉板(215)上设置有第二把手(215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料盘输送装置,该料盘输送装置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及至少两个第三输送线体,上料机构包括第一移转模块和第一输送线体,第一输送线体设有第一输送线,第一移转模块将料盘转运至第一输送线,下料机构包括第二移转模块和第二输送线体,第一输送线体设有第二输送线,第二移转模块由第二输送线上转运料盘,至少两个第三输送线体串联于第一输送线体和第二输送线体之间,第三输送线体沿竖直方向间隔有第三输送线和第四输送线,第三输送线体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第三输送线和第四输送线择一地与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平齐,料盘输送装置能够不间断输送料盘,工作效率高,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林,陟传明,王亮,杜祥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