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元送线机旋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8807发布日期:2024-01-16 11:1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元送线机旋转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盘元送线机旋转台。


背景技术:

1、在盘元送线机中,设置有一个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机台,机台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送线机构,送线机构上会放置盘元,当其中一个送线机构进盘元送线操作时,可在另一个送线机构上放置盘元,待其中一个送线机构送线完成后,需要旋转机台调转方向,使另一个放置有盘元的送线机构转动至送线位置。

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驱动机台的设备为液压马达,由于机台载荷大,为了保证转动扭矩,会在液压马达上再安装一个减速器,一般使用涡轮减速器。

3、但是,使用液压马达需要专门设计油压单元和相应的液压管路,且配备的规格加大,前期投入成本大,且现场装配的效率低,且油压单元中有需要由电机来使液压油产生压力,能源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元送线机旋转台,使用减速电机来驱动机台旋转,节省前期的投入成本,电机的安装更为简单,提高装配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元送线机旋转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机台,所述机台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机台底面之间设置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上设置有齿,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电机,所述机台的底部设置有可供电机的主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转盘轴承的外圈啮合。

3、进一步地,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与机台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与机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

5、进一步地,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的一侧面凸出于转盘轴承的外圈,第一垫圈位于内圈凸出的侧面上。

6、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设置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与机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机台内部存在空腔区域,因此可在空腔内的地面上开设通孔,并可将电机安装在空腔区域内,电机的主轴安装传动齿轮并穿过通孔,与转盘轴承的外圈上的齿啮合,启动电机后,即可直接通过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再带动机台转动,实现机台上两个送线机构的转换,将原先的液压马达和减速器更换为减速电机,直接通过减速电机驱动机台转动,大大降低了前期的投入成本,且电机的安装更为简单,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盘元送线机旋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机台,所述机台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机台底面之间设置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上设置有齿,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电机,所述机台的底部设置有可供电机的主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转盘轴承的外圈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元送线机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与机台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元送线机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与机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元送线机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的一侧面凸出于转盘轴承的外圈,第一垫圈位于内圈凸出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元送线机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设置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与机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元送线机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盘元送线机旋转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机台,所述机台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机台底面之间设置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上设置有齿,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电机,所述机台的底部设置有可供电机的主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转盘轴承的外圈啮合,使用电机袋体原先的液压马达来驱动机台旋转,节省前期的投入成本,电机的安装更为简单,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国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