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8382发布日期:2024-01-23 10:5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中压缸吊装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汽轮机中压缸吊装,多采用行车直接吊装的方式。近年来,基于经济、环保考虑和场地限制,新建电站多采用优化设计,如汽机房起吊空间缩小、减少行车等起吊设备投入等。

2、这种设计节省了投资,但重型设备不能使用行车吊装,给设备就位带来困难。同时,如果中压缸到货时,两端的高压缸和低压缸、发电机已经安装就位,又造成吊装通道不畅,吊装更加困难,尤其是涉及起吊场地与安装位置偏置、吊装通道不畅通,需要通过多次移动中压缸的位置实现吊装就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重型设备不能使用行车吊装,给设备就位带来困难。同时,如果中压缸到货时,两端的高压缸和低压缸、发电机已经安装就位,又造成吊装通道不畅,吊装更加困难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包括行车,所述行车上附加有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上均带有钢索液压千斤顶,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的下方通过钢索连接有起吊平衡梁,所述起吊平衡梁的底部连接有中压缸,所述第二液压提升装置的后侧安装两个平推千斤顶,所述平推千斤顶能够推动第二液压提升装置滑移,所述行车的背面安装有行车大车,所述行车大车安装在行车大车行走梁上,所述行车大车能够推动行车纵向移动。

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安装在行车主梁的一侧。

4、作为优选,所述行车上设置有平推千斤顶轨道,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设置在平推千斤顶轨道的上方,所述平推千斤顶作用能够带动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在平推千斤顶轨道上移动。

5、作为优选,所述行车的一侧端部停靠有行车小跑车,平时通过行车小跑车进行中压缸的转移,厂房内行车的额定起重量不足以满足中压缸吊装重量要求,通过本装置代替行车小跑车的作用,起到扩大行车吊装负荷的作用。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第二液压提升装置的上梁与平推千斤顶轨道之间布置有聚四氟乙烯板,以减小摩擦阻力,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第二液压提升装置的上梁还安装有导向板,发挥顶推时的纠偏作用,保证顶推平顺。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用连梁连接在一起,并设置在行车的两台主梁之间。

8、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平推千斤顶分别布置在行车的两台主梁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该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中,解决了行车起重量不足的问题,中压缸可以完成竖向起落工作;通过附加的平推千斤顶,解决了吊装过程中中压缸横向位移问题,中压缸的横向位移可有效避开已经安装的设备等障碍,按照设定通道吊运;使用行车大车完成中压缸吊装过程中的纵向移动工作,按照设定路线行走,解决了吊装中的纵向位移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包括行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3)上附加有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上均带有钢索液压千斤顶,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的下方通过钢索(10)连接有起吊平衡梁(9),所述起吊平衡梁(9)的底部连接有中压缸(8),所述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的后侧安装两个平推千斤顶(4),所述平推千斤顶(4)能够推动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滑移,所述行车(3)的背面安装有行车大车(1),所述行车大车(1)安装在行车大车行走梁上,所述行车大车(1)能够推动行车(3)纵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安装在行车(3)主梁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3)上设置有平推千斤顶轨道(6),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设置在平推千斤顶轨道(6)的上方,所述平推千斤顶(4)作用能够带动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在平推千斤顶轨道(6)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3)的一侧端部停靠有行车小跑车(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的上梁与平推千斤顶轨道(6)之间布置有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的上梁还安装有导向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提升装置(2)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5)用连梁连接在一起,并设置在行车(3)的两台主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平推千斤顶(4)分别布置在行车(3)的两台主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中压缸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包括行车,行车上附加有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上均带有钢索液压千斤顶,第一液压提升装置和第二液压提升装置的下方通过钢索连接有起吊平衡梁,起吊平衡梁的底部连接有中压缸,第二液压提升装置的后侧安装两个平推千斤顶。该汽轮机中压缸吊装的施工装置中,解决了行车起重量不足的问题,中压缸可以完成竖向起落工作;通过附加的平推千斤顶,解决了吊装过程中中压缸横向位移问题,中压缸的横向位移可有效避开已经安装的设备等障碍,按照设定通道吊运;使用行车大车完成中压缸吊装过程中的纵向移动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宋首元,汤延兴,杨清涛,侯体伟,张要贵,郑可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