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3761发布日期:2024-04-30 17:04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工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吨桶。


背景技术:

1、化工、植提等行业均涉及到吨桶的使用,根据生产需要,不免会遇到诸多常温下黏度较大,结块等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吨桶进行加热,使物料溶解,以便抽取物料进行下一步处理。目前加热方式有烘箱加热、电加热带加热、溶解池水加热等,均是在桶体外围通过热源,使吨桶从外向内加热。加热效率低,时间长,加热不均匀,对物料有损伤,如专利“cn201920640216.2一种高效控温化工吨桶电加热套”。

2、为解决加热溶解中存在的问题,不乏有较多装置通过增加辅助搅拌设备,对吨桶内物料进行搅拌,如专利“cn202221785235.2加热吨桶”就是通过加装搅拌装置,使吨桶内物料运转,以达到吨桶内热量循环,加速溶解。但针对结块物料,设备运转难,含易燃易爆溶剂吨桶,此方式容易出现跑冒滴漏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3、又如专利 “cn202022799775.3均匀加热的吨桶”,通过在吨桶内部加装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加速物料溶解,但搅拌装置安装易出现跑冒滴漏,黏度较大物料,前期搅拌负荷高,容易损坏搅拌机构,造成不必要的异物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通过改变吨桶结构,实现吨桶内物料距离热源不存在较大距离,在不增加外力作用下,实现吨桶内物料快速加热,节省时间,且减少对物料损伤。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包括内部空间封闭且联为一体的桶体和框在桶体外壁上的框架,桶体顶部设置有桶口、侧面下部设置有排液口,桶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桶体任意两个面的加热孔。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孔沿着桶体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布置。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孔并排布置有多个。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孔为长孔状。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孔内设置有孔撑,孔撑为贯穿整个加热孔深度的钢管,孔撑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上。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加热孔内设置有多个孔撑,孔撑沿着加热孔内轮廓布置。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孔内壁的上下各设置一个孔撑,沿着加热孔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孔撑。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四周的侧框、顶部的顶框以及底部的底盘,侧框、顶框和底盘均包括纵横交错的横筋和竖筋。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吨桶上开设加热孔,以便使液体、气体通过加热孔的孔洞流过,可解决目前吨桶溶解物料时间长,外围溶解,中心不溶解问题,从而实现吨桶快速加热,减少加热时间长对物料成分的损耗,且节省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吨桶的作用不只限于加热,还可以降温使用。

13、加热孔的形式和位置不限,可以沿着桶体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布置;加热孔数量、间距、孔撑数量均可以根据所装物品特性不同,来进行间距和大小的布置。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包括内部空间封闭且联为一体的桶体(1)和框在桶体外壁上的框架(2),桶体(1)顶部设置有桶口(3)、侧面下部设置有排液口(4),其特征在于:桶体(1)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桶体(1)任意两个面的加热孔(5);所述框架(2)包括四周的侧框、顶部的顶框以及底部的底盘,侧框、顶框和底盘均包括纵横交错的横筋和竖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5)沿着桶体(1)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5)并排布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5)为长孔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5)内设置有孔撑(6),孔撑(6)为贯穿整个加热孔(5)深度的钢管,孔撑(6)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孔(5)内设置有多个孔撑(6),孔撑(6)沿着加热孔(5)内轮廓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5)内壁的上下各设置一个孔撑(6),沿着加热孔(5)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孔撑(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加热的吨桶,属于化工加热设备领域,包括内部空间封闭且联为一体的桶体和框在桶体外壁上的框架,桶体顶部设置有桶口、侧面下部设置有排液口,桶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桶体任意两个面的加热孔。本技术通过改变吨桶结构,实现吨桶内物料距离热源不存在较大距离,在不增加外力作用下,实现吨桶内物料快速加热,节省时间,且减少对物料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鹏,卢颖,段世彬,高文涛,申文超,苗丽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