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包入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0778发布日期:2024-02-26 16:5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芯包入壳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特别涉及一种芯包入壳机构。


背景技术:

1、电容芯包的极片与盖板铆接之后,需要使用中转机构运输芯包,将芯包送入铝壳。专利号为201310432471.5的专利文本公开了一种自动折导箔机,包括上料装置、电容器素子传送装置、检测装置、第一折导箔装置、第二折导箔装置、电容器素子装配装置、空铝壳进料装置、成品出料装置,上料装置左侧设有电容器素子传送装置,电容器素子传送装置一侧设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左侧设有第一折导箔装置,第一折导箔装置下方设有第二折导箔装置,电容器素子装配装置位于第二折导箔装置右侧,所述电容器素子装配装置前方连接有空铝壳进料装置,电容器素子装配装置后方连接有成品出料装置。这种自动折导箔机,在将芯包送入铝壳过程,难以保障芯包落入铝壳正中心,铝壳边缘容易划伤芯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芯包入壳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自动折导箔机,在将芯包送入铝壳过程,难以保障芯包落入铝壳正中心,铝壳边缘容易划伤芯包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包入壳机构,包括:

3、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芯包下端;

4、翻转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翻转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绕第一方向翻转;

5、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翻转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6、第二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一侧,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芯包上端;

7、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8、第三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9、扶正导向组件,设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一侧,所述扶正导向组件用于引导芯包落入铝壳正中心。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包入壳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第一夹持组件夹持芯包下端,翻转组件带动第一夹持组件绕第一方向翻转,进而带动芯包翻转至靠近第二夹持组件位置,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翻转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芯包上端伸入第二夹持组件内,第二夹持组件夹持芯包上端,第一夹持组件松开芯包,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二夹持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移动至扶正导向组件上方,第三驱动组件带动第二驱动组件沿第三方向移动,芯包下端伸入扶正导向组件,再落入铝壳,设置翻转组件,可以将原本轴向为水平的芯包翻转为轴向为竖直方向,方便芯包落入轴向为竖直方向的铝壳内,设置扶正导向组件给芯包扶正导向,保障芯包落入铝壳正中心,避免铝壳边缘划伤芯包。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扶正导向组件包括扶正支架、手指气缸和两个导向块,所述扶正支架设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一侧,所述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扶正支架上,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连接所述手指气缸的两个输出端,所述导向块上靠近另一所述导向块一侧设置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上边缘呈倒角设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压入组件,所述压入组件包括下压气缸和压头,所述下压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下压气缸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压头连接在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压头位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上方,所述下压气缸用于推动所述压头将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夹持的芯包压入铝壳。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第一推动气缸、第一夹头、第二夹头和第一导向杆,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推动气缸和所述第一夹头安装在所述夹持座上,所述第二夹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一推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夹头上设置有第一v形槽,所述第二夹头上设置有第二v形槽,所述第一v形槽与所述第二v形槽相对设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座、第二推动气缸、翻转轴和翻转连接块,所述翻转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翻转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翻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座上,所述翻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翻转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所述翻转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底端与所述翻转座铰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支架、第一驱动电机、皮带组件、第一驱动螺杆、第一驱动螺母、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螺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上,所述皮带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驱动螺杆,所述第一驱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螺杆,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翻转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螺母和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和所述第一驱动螺杆的轴向一致。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气爪缸和两个夹爪,所述气爪缸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两个所述夹爪连接所述气爪缸的两个输出端,所述夹爪上设置有第三v形槽,两个所述夹爪的两个所述第三v形槽相对设置。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支架、第三推动气缸、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推动气缸和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推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轨的导向和所述第三推动气缸的推动方向一致。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支架上设置有两个缓冲器,两个所述缓冲器位于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支架、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螺杆、第二驱动螺母、第二导向杆和导向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导向杆安装在所述第三驱动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螺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驱动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螺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螺杆,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导向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螺母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导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螺杆的轴向一致。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导向组件包括扶正支架、手指气缸和两个导向块,所述扶正支架设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一侧,所述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扶正支架上,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连接所述手指气缸的两个输出端,所述导向块上靠近另一所述导向块一侧设置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上边缘呈倒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入组件,所述压入组件包括下压气缸和压头,所述下压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下压气缸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压头连接在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压头位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上方,所述下压气缸用于推动所述压头将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夹持的芯包压入铝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第一推动气缸、第一夹头、第二夹头和第一导向杆,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推动气缸和所述第一夹头安装在所述夹持座上,所述第二夹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一推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夹头上设置有第一v形槽,所述第二夹头上设置有第二v形槽,所述第一v形槽与所述第二v形槽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座、第二推动气缸、翻转轴和翻转连接块,所述翻转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翻转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翻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座上,所述翻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翻转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所述翻转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底端与所述翻转座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支架、第一驱动电机、皮带组件、第一驱动螺杆、第一驱动螺母、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螺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上,所述皮带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驱动螺杆,所述第一驱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螺杆,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翻转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螺母和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和所述第一驱动螺杆的轴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气爪缸和两个夹爪,所述气爪缸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两个所述夹爪连接所述气爪缸的两个输出端,所述夹爪上设置有第三v形槽,两个所述夹爪的两个所述第三v形槽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支架、第三推动气缸、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推动气缸和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推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轨的导向和所述第三推动气缸的推动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上设置有两个缓冲器,两个所述缓冲器位于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包入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支架、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螺杆、第二驱动螺母、第二导向杆和导向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导向杆安装在所述第三驱动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螺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驱动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螺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螺杆,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导向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螺母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导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螺杆的轴向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芯包入壳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翻转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夹持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芯包下端,翻转组件用于带动第一夹持组件绕第一方向翻转,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翻转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芯包上端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二夹持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二驱动组件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扶正导向组件用于引导芯包落入铝壳正中心。本技术可以将原本轴向为水平的芯包翻转为轴向为竖直方向,设置扶正导向组件给芯包扶正导向,保障芯包落入铝壳正中心,避免铝壳边缘划伤芯包。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勇,张廷珏,雷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汇莱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