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5553发布日期:2024-02-22 21:0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条并卷机的,具体涉及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当条并卷机纺棉卷时,由于是皮带包绕式纺卷,在皮带松开出卷以及张紧纺卷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使皮带位置跑偏,条卷机在最终将棉层卷曲到棉筒上时,由于棉层不可能完全均匀,因此很容易跑偏,跑偏会进一步降低棉层的均匀性,对手续工艺造成影响。

2、现有条卷机大多会在棉筒上设置纠偏辊或其他动作机构进行纠偏,但是这种操作大多需要人工监视操作,较为不便;若没有纠偏机构,皮带很可能由于跑偏发生磨损,打出的棉卷端也会不平整,影响生产。皮带位置跑偏,导致皮带经常受损或严重受损,皮带寿命大大缩短,由此造成皮带输送机检修费用大增。

3、现有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中采取的接触式检测,存在的问题是:

4、接触式检测,一般通过和皮带侧位进行接触,在皮带两侧位置对应设置两组检测组件,在出现跑偏情况的时候,皮带施加至跑偏一侧接触检测组件外力,导致其中的弹性结构活动,使得传感组件相互靠近从而进行检测,再配合外部纠偏机构进行矫正;

5、该种接触式检测通过其中两组检测组件相互配合完成检测,由于采取两组检测组件均采取受力接触的方式,在其中一组检测组件出现故障的时候,就不能对该侧对应的皮带跑偏情况进行检测,且在该情况下,另外一组组件由于为未受力状态,并不能实现对皮带的跑偏检测,存在检测盲点,不能很好的达到实际全面检测效果。

6、申请号为202020140416.4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条并卷机皮带的纠偏检测装置,属于条并卷机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辊轴、纠偏辊轴、皮带、检测机构和两个纠偏机构,所述固定辊轴与纠偏辊轴间隔设置,所述皮带套设在固定辊轴和纠偏辊轴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两个检测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位于皮带的正下方,两个所述检测组件分别安装在调节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纠偏机构对称设置在纠偏辊轴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皮带进行自动纠偏,提高了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通过其中的单侧检测结构,在皮带出现任意一侧位置的跑偏之后,均能实现检测功能,能够对不同跑偏情况进行检测处理。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包括外部皮带,还包括有固定连接的架体结构和检测结构,检测结构位于架体结构的内侧底部位置,架体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架、套接架和支撑架,套接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套接筒,套接架和支撑架分别为位于底架的顶部外侧和内侧位置,检测结构包括有导向架、接触滚轮、连接杆、第一对接臂、第二对接臂、导向滚轮和其底部位置的防护底座,接触滚轮和连接杆固定连接,嵌入在导向架内,第一对接臂和第二对接臂配套设置,导向滚轮位于第二对接臂的顶端位置,导向架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弹簧。

4、进一步的,套接架和套接筒套接设置,支撑架呈“l”状位于套接架的内侧位置。

5、进一步的,第一对接臂和第二对接臂之间通过轴体活动连接,该轴体上同时套接扭转弹簧套。

6、进一步的,导向架整体呈倒置“t”状架体设置。

7、进一步的,连接杆整体呈“l”状设置,内端和第二对接臂固定连接的同时顶部活动嵌入导向架中,接触滚轮水平嵌入导向架内。

8、进一步的,弹簧水平嵌入导向架内,外端同时和连接杆固定连接。

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套接架和内侧位置的支撑架达到对应安装轴体将本装置进行安装固定的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连接的两组对接臂结构,达到带动顶部对应设置的导向滚轮进行升降接触外部皮带底部的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滚轮达到接触外部皮带的底部,配合其中的压力传感器随着外部皮带运输的同时对其进行检测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接触滚轮达到和外部皮带外侧边缘接触的效果,通过弹簧达到便于连接杆和接触滚轮随着外部皮带跑偏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效果,同时由于连接杆和第二对接臂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达到控制第二对接臂进行活动调节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包括外部皮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连接的架体结构(1)和检测结构(2),检测结构(2)位于架体结构(1)的内侧底部位置,架体结构(1)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架(7)、套接架(4)和支撑架(5),套接架(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套接筒(6),套接架(4)和支撑架(5)分别为位于底架(7)的顶部外侧和内侧位置,检测结构(2)包括有导向架(8)、接触滚轮(10)、连接杆(11)、第一对接臂(12)、第二对接臂(13)、导向滚轮(14)和其底部位置的防护底座(15),接触滚轮(10)和连接杆(11)固定连接,嵌入在导向架(8)内,第一对接臂(12)和第二对接臂(13)配套设置,导向滚轮(14)位于第二对接臂(13)的顶端位置,导向架(8)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架(4)和套接筒(6)套接设置,支撑架(5)呈“l”状位于套接架(4)的内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臂(12)和第二对接臂(13)之间通过轴体活动连接,该轴体上同时套接扭转弹簧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8)整体呈倒置“t”状架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整体呈“l”状设置,内端和第二对接臂(13)固定连接的同时顶部活动嵌入导向架(8)中,接触滚轮(10)水平嵌入导向架(8)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水平嵌入导向架(8)内,外端同时和连接杆(1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条并卷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并卷机的检测装置,包括外部皮带,还包括有固定连接的架体结构和检测结构,检测结构位于架体结构的内侧底部位置,架体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架、套接架和支撑架,套接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套接筒,套接架和支撑架分别为位于底架的顶部外侧和内侧位置。通过导向滚轮达到接触外部皮带的底部,配合其中的压力传感器随着外部皮带运输的同时对其进行检测的效果,通过接触滚轮达到和外部皮带外侧边缘接触的效果,通过弹簧达到便于连接杆和接触滚轮随着外部皮带跑偏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效果,同时由于连接杆和第二对接臂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达到控制第二对接臂进行活动调节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乌苏新润和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