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薄膜穿膜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0950发布日期:2024-04-18 17:4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薄膜穿膜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电薄膜生产,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电薄膜穿膜工具。


背景技术:

1、导电薄膜一种是在pet、pp等基材的顶面、底面均镀上铜层或者铝层的高分子材料,也被称之为三明治结构,也被称为复合薄膜集流体,是一类具有多种良好性能的材料,广泛运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在锂离子电池中主要作为电池集流体使用。

2、在导电薄膜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多次涉及到薄膜缠绕到辊系上,业内称之为穿膜,例如在导电薄膜进行分切之前,需要把导电薄膜片材穿到分切牵引辊组上,方可对导电薄膜进行分切。操作人员在多个辊系之间进行薄膜穿膜时,由于薄膜较薄、较宽,徒手拉动时较难避免褶皱,而且部分薄膜辊系间距较小,人的手难以穿过,因此,需要将薄膜端部通过胶带缠绕在纸板,然后进行牵引操作,但是这种通过胶带缠绕的方式容易将导电薄膜固定不牢,同时还会在导电薄膜上残留胶带。

3、此外,现也有采用自动穿膜设备对导电薄膜进行穿膜,如申请号为cn202010852097.4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薄膜穿膜装置,包括机架和多条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辊、驱动电机、穿膜链轮、传动链条、链条张紧器,使用者把需要进行穿膜到工作辊上的薄膜的一部分,例如是把薄膜的一个角捆绑在传动链条上,并使薄膜设置在工作辊的上游,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链轮转动而带动传动链条、穿膜链轮运动,使得薄膜随传动链条的运动在绕在工作辊上。然而,这种薄膜穿膜装置结构较复杂,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并且会提高生产成本。

4、以上缺陷,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穿膜过程会在导电薄膜上残留胶带,并且采用自动穿膜设备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会提高生产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薄膜穿膜工具。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夹薄板、下夹薄板,所述上夹薄板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一卡接部,所述下夹薄板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凹凸配合,使得导电薄膜固定在所述上夹薄板与所述下夹薄板之间。

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条或者卡槽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条或者卡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卡条可与所述卡槽卡接。

5、进一步的,所述上夹薄板的两侧边缘设有多个卡块,所述下夹薄板的两侧边缘设有多个卡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卡固连接。

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上夹薄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夹薄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条的截面呈半圆状,所述卡槽的形状设置为与所述卡条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弧状。

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卡条凸起的高度。

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夹薄板与所述下夹薄板连接后,所述导电薄膜穿膜工具的高度不大于5mm。

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槽的宽度为200mm~2000mm。

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夹薄板的前端、所述下夹薄板的前端均呈圆弧形。

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夹薄板、所述下夹薄板均为pvc材料。

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14、上述导电薄膜穿膜工具中,上夹薄板与下夹薄板利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凹凸配合的方式,不但将导电薄膜固定牢固,而且不会在导电薄膜上产生胶带残留。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不复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15、此外,第一卡接部为卡条或者卡槽的其中一个,第二卡接部为卡条或者卡槽中的另一个,卡条的截面呈半球状,卡槽则对应呈圆弧状,从而尽可能实现对导电薄膜实现面接触的形式,增大上夹薄板与下夹薄板对导电薄膜的固定面积,避免应力集中而对导电薄膜造成损伤。

16、另外,上夹薄板与下夹薄板之间通过卡扣与卡孔卡固连接,增大上夹薄板与下夹薄板对导电薄膜的固定强度,实现上夹薄板与下夹薄板的快速拆装,极大提升操作便捷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夹薄板、下夹薄板,所述上夹薄板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一卡接部,所述下夹薄板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凹凸配合,使得导电薄膜固定在所述上夹薄板与所述下夹薄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条或者卡槽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条或者卡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卡条可与所述卡槽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薄板的两侧边缘设有多个卡块,所述下夹薄板的两侧边缘设有多个卡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卡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上夹薄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夹薄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的截面呈半圆状,所述卡槽的形状设置为与所述卡条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卡条凸起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薄板与所述下夹薄板连接后,所述导电薄膜穿膜工具的高度不大于5mm。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宽度为200mm~20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薄板的前端、所述下夹薄板的前端均呈圆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薄板、所述下夹薄板均为pvc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导电薄膜生产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导电薄膜穿膜工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夹薄板、下夹薄板,所述上夹薄板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一卡接部,所述下夹薄板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凹凸配合,使得导电薄膜固定在所述上夹薄板与所述下夹薄板之间。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穿膜过程会在导电薄膜上残留胶带,并且采用自动穿膜设备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会提高生产成本的问题,其不但将导电薄膜固定牢固,而且不会在导电薄膜上产生胶带残留,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不复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臧世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