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1507发布日期:2024-02-20 20:2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缆的生产及制造,尤其是指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电缆通常由几根或几组线芯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线芯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

2、电缆的端头需要连接至电子器件,在对端头进行对接前需要将线缆的外皮进行剥离,线缆上的绝缘皮一般较硬且厚,施工人员无法快速通过手工进行剥皮作用,无法快速的对线缆进行剥皮作用,影响线缆对接的效率。现在的自动化剥皮机已经在电缆的自动化生产作业中使用。

3、但是,现有技术中电缆剥皮机多为半自动化的,即人工将电线匹配到剥皮机的绝缘外壁切割位置。在大规模连续生产作业中,操作工长时间作业后会产生疲劳,由于电缆都很细,经常出现操作用眼疲劳导致电线送料不到位导致压接失败产生残次品,更有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的剥皮作业采用人工进行上料,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人工容易出现疲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包括:抓取机械手,其用于抓取线缆;机械手安装架,所述抓取机械手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上;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其上设有线缆载具,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线缆载具沿竖直方向移动分别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所述抓取机械手抓取线缆至线缆载具上;所述线缆载具包括底板、线缆夹持组件和线缆放置块,所述线缆放置块设置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上设有线缆放置槽,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安装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线缆夹持组件用于将线缆锁止在线缆放置槽内。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放置块为矩形体,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的外侧壁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线缆夹持组件设置在u型凹槽内。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包括转轴、扭簧、线缆压紧爪、扭簧挡轴、驱动气缸、连接板和顶杆,所述转轴和顶杆平行设置在u型凹槽的内壁上,所述扭簧和线缆压紧爪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扭簧挡轴相抵,并且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和线缆压紧爪相抵,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连接板和顶杆连接,并且驱动气缸驱动顶杆与线缆压紧爪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线缆压紧爪用于压紧线缆在线缆放置槽内。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凹槽两侧的线缆放置块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之间设有线缆支撑块,所述线缆放置槽贯穿矩形凸部和线缆支撑块。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竖直线性模组、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竖直升降架体和对接导轨,所述竖直线性模组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并且竖直导轨和竖直线性模组平行设置,所述竖直升降架体和竖直线性模组的滑块连接,并且所述竖直升降架体上连接有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和竖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对接导轨设置在竖直升降架体上,所述对接导轨用于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矩形平板状的线缆支撑板,所述线缆支撑板的两个相对边上设有挡边,所述挡边与线缆支撑板垂直设置。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机械手包括平移直线模组、竖直驱动气缸、夹爪气缸和夹爪气缸安装板,所述平移直线模组固定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的水平横梁上,所述竖直驱动气缸和平移直线模组的滑块连接,所述夹爪气缸通过夹爪气缸安装板和竖直驱动气缸连接,所述夹爪气缸上连接有两组线缆夹爪,所述两组线缆夹爪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两组线缆夹爪用于抓取线缆。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夹爪相对的夹持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之间为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并且所述夹持凹槽的内壁角部位置处设置为圆角。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线缆搭接板,所述线缆搭接板位于底板与线缆支撑板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线缆搭接板的截面为“t”型,所述线缆搭接板与底板之间设有镂空部,线缆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线缆搭接板上。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放置槽设置在线缆放置块的上端面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槽的截面为“u”型,所述线缆放置槽的内壁角部位置处均设置为圆角。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通过设置的抓取机械手能够自动将线缆抓取至线缆载具上,线缆载具上设置的压紧组件能够将线缆固定在线缆载具上,从而使得线缆随着线缆载具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完成加工过程,从而完成线缆的自动上料,上述过程完全采用机械手、升降装置与线缆治具之间的协同配合,不需要人工干预,减少了工人的需求量,提高了自动化的生产水平。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放置块为矩形体,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的外侧壁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线缆夹持组件设置在u型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包括转轴、扭簧、线缆压紧爪、扭簧挡轴、驱动气缸、连接板和顶杆,所述转轴和顶杆平行设置在u型凹槽的内壁上,所述扭簧和线缆压紧爪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扭簧挡轴相抵,并且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和线缆压紧爪相抵,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连接板和顶杆连接,并且驱动气缸驱动顶杆与线缆压紧爪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线缆压紧爪用于压紧线缆在线缆放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凹槽两侧的线缆放置块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之间设有线缆支撑块,所述线缆放置槽贯穿矩形凸部和线缆支撑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竖直线性模组、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竖直升降架体和对接导轨,所述竖直线性模组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并且竖直导轨和竖直线性模组平行设置,所述竖直升降架体和竖直线性模组的滑块连接,并且所述竖直升降架体上连接有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和竖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对接导轨设置在竖直升降架体上,所述对接导轨用于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矩形平板状的线缆支撑板,所述线缆支撑板的两个相对边上设有挡边,所述挡边与线缆支撑板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械手包括平移直线模组、竖直驱动气缸、夹爪气缸和夹爪气缸安装板,所述平移直线模组固定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的水平横梁上,所述竖直驱动气缸和平移直线模组的滑块连接,所述夹爪气缸通过夹爪气缸安装板和竖直驱动气缸连接,所述夹爪气缸上连接有两组线缆夹爪,所述两组线缆夹爪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两组线缆夹爪用于抓取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爪相对的夹持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之间为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并且所述夹持凹槽的内壁角部位置处设置为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线缆搭接板,所述线缆搭接板位于底板与线缆支撑板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线缆搭接板的截面为“t”型,所述线缆搭接板与底板之间设有镂空部,线缆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线缆搭接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放置槽设置在线缆放置块的上端面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槽的截面为“u”型,所述线缆放置槽的内壁角部位置处均设置为圆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包括:抓取机械手,其用于抓取线缆;机械手安装架,所述抓取机械手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上;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其上设有线缆载具,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线缆载具沿竖直方向移动分别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所述抓取机械手抓取线缆至线缆载具上。本技术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通过设置的抓取机械手能够自动将线缆抓取至线缆载具上,线缆载具上设置的压紧组件能够将线缆固定在线缆载具上,从而使得线缆随着线缆载具进行直线移动,上述过程完全采用机械手、升降装置与线缆治具之间的协同配合,不需要人工干预,减少了工人的需求量,提高了自动化的生产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浪,王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美联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