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及其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5337发布日期:2024-03-13 20:5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瓶子及其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瓶子及其瓶盖。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种防伪手段为将防伪标志粘贴在商品上,来防止商品被不法分子伪造,便于消费者分辨商品的真伪。然而, 防伪标签被加热后,容易从商品上揭下来,这就给予不法分子重复利用废旧商品上防伪标签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防伪标签容易被重复利用。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盖,其包括:

3、盖体; 以及

4、防伪结构,包括依次层叠在盖体上的多个防伪层,不同防伪层的颜色不同;

5、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防伪结构一体成型,所述防伪结构背向盖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每个所述凹陷部均能从顶层防伪层延伸至顶层防伪层之下的任一个防伪层,所有所述凹陷部组成编码图案。

6、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结构采用注塑工艺形成于盖体上。

7、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伪层的厚度为0.5~2mm。

8、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结构设置在所述盖体的顶壁上。

9、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顶壁设置有凹槽,所述防伪结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0、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结构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11、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 同一个所述防伪层的各部分的颜色相同。

12、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图案包括以下编码图案的一种或多种:

13、条形码图案、二维码图案。

14、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 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是随机的:

15、所述凹陷部的数量;

16、所述凹陷部在防伪结构上的分布;

17、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深度。

18、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瓶子,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瓶盖以及瓶身。

19、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 防伪结构和盖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防伪结构和盖体之间为不可拆卸连接,防伪结构无法从盖体上拆卸下来,能防止防伪结构从盖体上取下而被再次利用,增强了防伪可靠性。

20、同时,编码图案由多个凹陷部组成, 由于凹陷部可以延伸至顶层防伪层之下的任一个防伪层, 凹陷部具有多种深度, 由此多个凹陷部能组成立体的编码图案。凹陷部的底部颜色与该凹陷部的底部所在的防伪层的颜色相同,根据凹陷部的底部颜色即能获取到该凹陷部的深度, 因此,能通过凹陷部的底部颜色标识出凹陷部的深度。组成编码图案的多个凹陷部的底部色彩可以不一致,还能增加美感和辨识度。

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结构采用注塑工艺形成于盖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层的厚度为0.5~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结构设置在所述盖体的顶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壁设置有凹槽,所述防伪结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结构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防伪层的各部分的颜色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图案包括以下编码图案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是随机的:

10.一种瓶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瓶盖以及瓶身。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瓶子及其瓶盖,该瓶盖,包括:盖体;以及防伪结构,包括依次层叠在盖体上的多个防伪层,不同防伪层的颜色不同;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防伪结构一体成型,所述防伪结构背向盖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每个所述凹陷部均能从顶层防伪层延伸至顶层防伪层之下的任一个防伪层,所有所述凹陷部组成编码图案。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防伪标签容易被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峰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