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8610发布日期:2024-02-20 21: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脱氧剂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1、脱氧剂生产中经常需要将脱氧剂粉料提升至一定高度进入加工设备内,而后脱氧剂粉料又容易结块造成,这就需要专用的物料提升装置。

2、对比公告号为cn2183700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脱氧剂、干燥剂粉料自动提升装置,包括底座、储料仓、控制面板、加料口、筛网、固定卡头、提升管道、转动电机以及绞龙,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前端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储料仓上端面左侧焊接有提升管道,所述提升管道上端面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提升管道内部转动设置有绞龙,所述储料仓上端面右侧焊接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内部设置有固定卡头,所述加料口内部卡装有筛网。

3、但上述专利只能将脱氧剂物料结块筛出,不能粉碎继续利用,且无法调整出料高度,容易产生飞扬,因此要设计一种新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脱氧剂物料升高下料的输送装置,还包括所述输送装置一端转动安装有用于粉碎脱氧剂物料下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底部安装有用于承载移动并升降调整高度的底座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粉碎箱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轴,所述粉碎箱内对称安装有两个粉碎辊,所述粉碎辊前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均匀分布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板上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端之间安装有横梁。

4、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箱,所述输送箱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轴,所述输送箱内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刮板,所述输送箱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

5、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箱采用204不锈钢材料,所述第一支轴和所述输送箱焊接在一起。

6、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为喇叭形,和所述粉碎箱焊接在一起。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轴和所述粉碎箱螺栓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制动板,所述万向轮和所述底板螺栓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横梁采用圆柱形,表面粘贴有减震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相对旋转的粉碎辊设置,保证了脱氧剂物料结块被粉碎一同利用;

12、2、通过承载移动并升降调整高度的设置,减少了出料时飞扬的产生;

13、3、通过粉碎箱转动连接的设置,保证了进料斗的水平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脱氧剂物料升高下料的输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输送装置(1)一端转动安装有用于粉碎脱氧剂物料下料的进料装置(2),所述输送装置(1)底部安装有用于承载移动并升降调整高度的底座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输送箱(101),所述输送箱(101)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轴(102),所述输送箱(101)内设置有输送带(103),所述输送带(103)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刮板(104),所述输送箱(101)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101)采用204不锈钢材料,所述第一支轴(102)和所述输送箱(101)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02)为喇叭形,和所述粉碎箱(201)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轴(203)和所述粉碎箱(201)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302)上设置有制动板(306),所述万向轮(302)和所述底板(301)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05)采用圆柱形,表面粘贴有减震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脱氧剂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物料提升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脱氧剂物料升高下料的输送装置,还包括所述输送装置一端转动安装有用于粉碎脱氧剂物料下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底部安装有用于承载移动并升降调整高度的底座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粉碎箱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轴,所述粉碎箱内对称安装有两个粉碎辊,所述粉碎辊前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物料提升装置,通过相对旋转的粉碎辊设置,保证了脱氧剂物料结块被粉碎一同利用;通过承载移动并升降调整高度的设置,减少了出料时飞扬的产生;通过粉碎箱转动连接的设置,保证了进料斗的水平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永军,慕润清,王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东升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