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7471发布日期:2024-03-22 10:2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聚二甲基硅烷的自动进料,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聚二甲基硅烷投料装置属于敞开式投料,由于原料属于粉末状固体,颗粒小,极易引起扬尘,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聚二甲基硅烷是常见生产原料,其为粉状物料且粘性大,在进料时因为物料之间相互粘性问题,容易在进料口发生堵塞问题。

3、目前常见的物料上料设备是利用螺旋输送机或搅拌机的螺旋输送或者利用搅拌桨进行圆周运动,搅动进料口物料进料。由于该聚二甲基硅烷具备粘性,采用螺旋输送或进料口处利用搅拌桨搅动容易造成物料成团堵塞,且造成进料口处物料堆积粘附在进料斗的内壁处,以及粘附在螺旋杆叶片间、搅拌桨上,物料间摩擦受热,对物料性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有效解决了聚二甲基硅烷料下料时易堵塞及扬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包括:通过支撑装置离地设置的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料端连接进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料端外侧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投料斗上设有第一负压抽吸管道。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上设有对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进行疏通的连杆疏通装置。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疏通装置包括:电机、连接轴套、曲轴、连接杆及四氟杆,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轴套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四氟杆通过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曲轴上。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曲轴设有两个呈s型分布的折弯部,所述四氟杆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折弯部上。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的下料端外侧设有第二振动器。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的下料端设有连接法兰。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投料斗与所述进料斗之间通过下料管连接,所述下料管与所述投料斗的下料端之间设有阀门。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上设有高料位计和低料位计。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斗设有第二负压抽吸管道。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投料斗的顶部设有盖板。

1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振动器对投料斗进行振动,有效减少投料斗的下料口出现物料堵塞的风险;通过第一负压抽吸管道将产生的粉尘抽走,减少粉尘外泄,有效避免粉尘飞扬而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支撑装置(1)离地设置的投料斗(2),所述投料斗(2)的下料端连接进料斗(3),所述投料斗(2)的下料端外侧设有第一振动器(4),所述投料斗(2)上设有第一负压抽吸管道(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上设有对所述进料斗(3)的出料口进行疏通的连杆疏通装置(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疏通装置(6)包括:电机(61)、连接轴套(62)、曲轴(63)、连接杆(64)及四氟杆(65),所述电机(61)通过所述连接轴套(62)与所述曲轴(63)连接,所述四氟杆(65)通过所述连接杆(64)转动设置在所述曲轴(6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63)设有两个呈s型分布的折弯部,所述四氟杆(65)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折弯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的下料端外侧设有第二振动器(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的下料端设有连接法兰(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斗(2)与所述进料斗(3)之间通过下料管(8)连接,所述下料管(8)与所述投料斗(2)的下料端之间设有阀门(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上设有高料位计(32)和低料位计(33)。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设有第二负压抽吸管道(34)。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斗(2)的顶部设有盖板(2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聚二甲基硅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聚二甲基硅烷自动下料装置,包括:通过支撑装置离地设置的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料端连接进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料端外侧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投料斗上设有第一负压抽吸管道。通过第一振动器对投料斗进行振动,有效减少投料斗的下料口出现物料堵塞的风险;通过第一负压抽吸管道将产生的粉尘抽走,减少粉尘外泄,有效避免粉尘飞扬而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忠,余维敏,夏红波,汪隆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泽睿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