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3836发布日期:2024-03-28 18:3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溜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


背景技术:

1、转载溜槽广泛应用于物料转运,适用于焦炭、煤炭、矿石等多种物料。转载溜槽用来承担输送机之间的转载任务,在转运过程中存在很多灰尘,而且由于冲击也容易造成物料破碎从而产生大量灰尘,造成了较大环境污染,现有设计中通常在溜槽的进料口外和出料口外设置除尘设备进行集中除尘,除尘电机运行功率很大,造成电量消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能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溜槽在运行过程中物料受冲击易破碎,灰尘清理困难,运行成本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包括溜槽、溜板和集尘器,所述溜槽的上端进料口处设有来料输送机,下端出料口处设有接料输送机;

4、所述溜板设置有多个,从上往下相互交错的设置在溜槽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其中最上端的溜板与溜槽的进料口相对设置,最下端的溜板与溜槽的出料口相对设置;

5、所述集尘器固设在所述溜槽内壁上,在所述溜槽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溜槽中部设置有若干个;

6、所述集尘器包括吸尘箱,所述吸尘箱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的吸尘孔,所述吸尘箱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用于与吸尘管道相连的连接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吸尘箱内设置有方形的浮板,所述浮板底部均匀固设有多个与吸尘孔逐一对应的清洁头,所述浮板顶部通过多个拉簧与吸尘箱顶部连接在一起;

8、所述浮板外周固设有格栅,所述浮板四个边缘处各设置有一个翻堵板且相邻的翻堵板之间翻折互不干涉,所述翻堵板覆盖在所述格栅上时,所述翻堵板外端刚好与吸尘箱内壁相抵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清洁头上部为与吸尘孔相适配的大圆柱,下部为尺寸小于大圆柱的小圆柱,中部通过倒锥形的连接部将所述大圆柱和小圆柱同轴连接在一起。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浮板顶部固设有导向柱,所述吸尘箱顶部固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柱长度小于所述导向套长度,所述拉簧设置在导向套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导向柱顶部和导向套上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翻堵板内端铰连在所述浮板边缘,或,

13、所述翻堵板为固设在浮板边缘处的耐磨橡胶垫。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物料的料流轨迹两侧对应的溜槽内壁上均设有所述集尘器,对料流轨迹两侧的灰尘进行除尘。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吸尘管道与总抽风管道相连,所述总抽风管道与收集仓相连,所述收集仓下部呈倒锥形,所述收集仓顶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进风管,所述收集仓上部设置有出风管,所述收集仓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载溜槽根据料流轨迹对溜板的安装位置以及角度进行合理设置,通过对上游物料承接角度以及下游物料流向的调节,减少物料破碎,减少粉尘的产生。

18、所述集尘器从上往下设置有多个,根据模型设计以及实际测量对各点灰尘量进行计算并对相应的集尘器功率进行独立控制,通过多点除尘在溜槽内部将灰尘吸走,避免总体除尘量大导致的灰尘处理不干净,浪费能耗,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19、所述集尘器可适用于各种工况,对于环境潮湿等复杂的工况,吸尘箱上的吸尘孔易堵塞,此时吸尘管道进行反向吹风,翻堵板会立即堵在格栅上,从而浮板在气压作用下会相对吸尘箱向下运动,使清洁头对吸尘孔进行清洁;然后吸尘管道进行正向抽风,在负压以及拉簧作用下,所述翻堵板向上翻折离开格栅,所述浮板相对吸尘箱向上运动,重新打开所述吸尘孔进行除尘工作。此外,物料的每段料流轨迹左右两侧对应的溜槽内壁上均设有所述集尘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溜槽、溜板和集尘器,所述溜槽的上端进料口处设有来料输送机,下端出料口处设有接料输送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箱内设置有方形的浮板,所述浮板底部均匀固设有多个与吸尘孔逐一对应的清洁头,所述浮板顶部通过多个拉簧与吸尘箱顶部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头上部为与吸尘孔相适配的大圆柱,下部为尺寸小于大圆柱的小圆柱,中部通过倒锥形的连接部将所述大圆柱和小圆柱同轴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顶部固设有导向柱,所述吸尘箱顶部固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长度小于所述导向套长度,所述拉簧设置在导向套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导向柱顶部和导向套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堵板内端铰连在所述浮板边缘,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特征在于:物料的料流轨迹两侧对应的溜槽内壁上均设有所述集尘器,对料流轨迹两侧的灰尘进行除尘。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道与总抽风管道相连,所述总抽风管道与收集仓相连,所述收集仓下部呈倒锥形,所述收集仓顶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进风管,所述收集仓上部设置有出风管,所述收集仓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精准除尘的转载溜槽,其包括溜槽、溜板和集尘器,所述溜槽的上端进料口处设有来料输送机,下端出料口处设有接料输送机;所述溜板设置有多个,从上往下相互交错的设置在溜槽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其中最上端的溜板与溜槽的进料口相对设置,最下端的溜板与溜槽的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集尘器固设在所述溜槽内壁上,在所述溜槽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溜槽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集尘器包括吸尘箱,所述吸尘箱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的吸尘孔,所述吸尘箱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用于与吸尘管道相连的连接孔。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腾,王松军,刘宪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捷士达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