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结构及RGV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1945发布日期:2024-04-01 14:1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位结构及RGV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限位结构及rgv车辆。


背景技术:

1、rgv车辆,是有轨制导车辆(railguided vehicle)的英文缩写,又叫有轨穿梭小车,rgv车辆可用于各类高密度储存方式的仓库,小车通道可设计任意长,可提高整个仓库储存量,并且在操作时无需叉车驶入巷道,使其安全性会更高。

2、一般来说,当rgv车辆在轨道上方行走时,车体的行走轮只可以保证小车在轨道上方行走,并不能对保证不脱轨。因此,为了使得行走轮能够在轨道上稳定行走,需要在rgv车辆上配置限位结构以限制rgv车辆在轨道内部,得以保持rgv车辆可以一直在轨道上,而不会偏离轨道。但目前的rgv车辆所采用的限位结构多采用刚性连接,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实际应用环境中,轨道的铺设并不是水平的,可能会时而宽一些,时而窄一些。当轨道出现较宽的情况时,限位结构会脱离轨道,无法起到限位作用;当轨道出现较窄的情况时,限位结构无法及时收缩,造成与轨道形成拥挤的干涉,影响rgv车辆的正常行驶。

3、综上所述,如何解决限位结构存在影响rgv车辆的正常行驶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及rgv车辆,以解决rgv小车的限位结构存在影响rgv小车的正常行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限位结构,应用于rgv车辆,包括:

4、调节支架,设置于rgv车辆的车体的下方;

5、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架的两侧;

6、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

7、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限位部做适应性伸缩运动,以使所述限位部与对应侧的轨道的内侧面以预设压紧力接触。

8、可选地,所述调节支架包括横向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车体之间的纵向支架,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架的两侧。

9、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架配置为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rgv车辆的行走轮轴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轴的两端。

10、可选地,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设置有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布置的滑动腔,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腔滑动伸缩适配的滑动杆,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滑动杆的末端,且所述滑动杆具有滑动伸出的运动趋势。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滑动杆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用于向所述滑动杆提供滑动伸出的弹性力。

12、可选地,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腔形成有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内预存有预设压力的气体,以使所述滑动腔与所述滑动杆构成气缸式弹性伸缩杆。

13、可选地,所述纵向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的下方的固定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的第二弹性伸缩机构,且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的间距。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所述rgv车辆的行进方向对称布置。

15、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配置为所述车体的高度方向。

16、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车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固定连接结构。

17、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为限位轮,所述限位轮能够沿其对应侧的轨道的内侧面的延伸方向滚动。

18、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限位结构,应用于rgv车辆,包括调节支架、第一弹性伸缩机构和限位部,其中,调节支架设置于rgv车辆的车体的下方;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设置于调节支架的两侧;限位部设置于第一弹性伸缩机构;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能够带动限位部做适应性伸缩运动,以使限位部与对应侧的轨道的内侧面以预设压紧力接触。该限位结构应用于rgv车辆时,即便遇到轨道宽窄不一的情况,该限位结构也能够保证限位作用并且不会对轨道产生拥挤干涉,比如轨道出现变宽或变窄时,由于位于rgv车辆的车体的下方的调节支架的两侧的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能够带动限位部适应性的伸缩,以使限位部与对应侧的轨道的内侧面以预设压紧力接触,避免了rgv车辆的行走轮脱轨,从而保证了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并且避免了限位结构与轨道形成拥挤干涉,最终使得rgv车辆的正常行驶。

19、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rgv车辆,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限位结构。由于该限位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限位结构的rgv车辆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限位结构,应用于rgv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2)包括横向支架(21)和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21)与所述车体(1)之间的纵向支架(22),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3)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架(21)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21)配置为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22)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rgv车辆的行走轮轴(11)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3)设置于所述固定轴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设置有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布置的滑动腔,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3)包括与所述滑动腔滑动伸缩适配的滑动杆,所述限位部(4)设置于滑动杆的末端,且所述滑动杆具有滑动伸出的运动趋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3)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滑动杆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用于向所述滑动杆提供滑动伸出的弹性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腔形成有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内预存有预设压力的气体,以使所述滑动腔与所述滑动杆构成气缸式弹性伸缩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架(22)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1)的下方的固定支架(221)和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21)与所述固定支架(221)之间的第二弹性伸缩机构(222),且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机构(222)用于调节所述横向支架(21)与所述固定支架(221)的间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机构(222)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所述rgv车辆的行进方向对称布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机构(222)的伸缩方向配置为所述车体(1)的高度方向。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21)与所述车体(1)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固定连接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为限位轮,所述限位轮能够沿其对应侧的轨道(5)的内侧面的延伸方向滚动。

12.一种rgv车辆,包括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限位结构及RGV车辆,包括调节支架、第一弹性伸缩机构和限位部,其中,调节支架设置于RGV车辆的车体的下方;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设置于调节支架的两侧;限位部设置于第一弹性伸缩机构;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能够带动限位部做适应性伸缩运动,以使限位部与对应侧的轨道的内侧面以预设压紧力接触。该限位结构,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机构能够带动限位部适应性的伸缩,以使限位部与对应侧的轨道的内侧面以预设压紧力接触,避免了RGV车辆的行走轮脱轨,从而保证了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并且避免了限位结构与轨道形成拥挤干涉,最终使得RGV车辆的正常行驶。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蔡若凡,王长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