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8726发布日期:2024-04-08 11:3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向移送,具体为一种转向移送机构。


背景技术:

1、在功放机生产线中,为了提高功放机的转运效率,通常会设有传送机构来传送功放机,现有多数传送机构通常设置为直行传送,为了满足转向传送的需求,往往需要在平行的两个传送机构的端部设置转向台,当功放机需要从其中一个传送机构移送至另一传送机构上时,工人会将转向台上的功放机从其中一个传动机构的尾部推移至另一传送机构的头部,从而实现功放机转向移送,但倘若货物过重,功放机与转向台之间的摩擦力便会增加,可能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本发明人旨在发明一种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转向移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移送机构,能够更省力的推送货物进行转向,解决了功放机在转向移送时,倘若功放机与转向台之间摩擦过大,可能会导致工人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包括操作台,还包括:

5、两个流转滑道,其设于所述操作台相对的两侧;

6、转向台,其设于所述操作台的一端并连接两所述流转滑道;

7、滑动板,其沿所述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的设置;

8、传送机构,驱动所述滑动板沿所述流转滑道移动;

9、以及若干个万向球,其球体朝上的均布固定设于所述转向台顶面。

10、可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流转滑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可转动的滚筒。

11、可选的,所述滚筒表面材质被配置为橡胶材质。

12、可选的,所述转向台背离所述操作台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机构。

13、可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呈c形结构的挡板、海绵和弹簧,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转向台上并沿所述转向台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挡板的c字口正对于所述操作台,所述海绵嵌入于所述挡板的c字口中,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海绵内部并连接所述挡板。

14、可选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底板和若干个圆球,所述底板沿所述转向台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弹簧连接,若干个所述圆球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朝所述操作台的一面。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需要转向移送的功放机放置在滑动板上,通过传送机构驱动滑动板沿流转滑道移动,在功放机移动至转向台时,通过若干个万向球将滑动板推送至另一个流转滑道上,再通过另一个流转滑道上的传送机构将功放机移动至人员的预定位置,解决了功放机在转向移送时,倘若功放机与转向台之间摩擦过大,可能会导致工人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筒表面材质为橡胶材质,在人员推动滑动板时,滚筒表面的橡胶材质能够增加滚筒与滑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滑动板在移动时不易脱离滚筒,解决了滑动板移动过快可能会脱离滚筒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5)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流转滑道(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可转动的滚筒(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7)表面材质被配置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台(3)背离所述操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机构(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呈c形结构的挡板(9)、海绵(10)和弹簧(11),所述挡板(9)固定在所述转向台(3)上并沿所述转向台(3)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挡板(9)的c字口正对于所述操作台(1),所述海绵(10)嵌入于所述挡板(9)的c字口中,所述弹簧(11)设于所述海绵(10)内部并连接所述挡板(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8)还包括底板(12)和若干个圆球(13),所述底板(12)沿所述转向台(3)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弹簧(11)连接,若干个所述圆球(13)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12)朝所述操作台(1)的一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转向移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向移送机构,包括操作台,还包括:两个流转滑道,其设于操作台相对的两侧;转向台,其设于操作台的一端并连接两流转滑道;滑动板,其沿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传送机构,驱动滑动板沿流转滑道移动;以及若干个万向球,其球体朝上的均布固定设于转向台顶面。本技术通过在转向台上均布固设多个万向球,使工作人员将承载功放机的滑动板经转向台在两个流转滑道之间转运时更加省力,解决了功放机在转向移送时,倘若功放机与转向台之间摩擦过大,可能会导致工人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南威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