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件机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9586发布日期:2024-04-18 17:2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件机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路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件机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1、插件机是把编带电子元器件按照程序自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机器,插件机的输送机构是在对电路板进行上料和下料,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不同批次的电路板尺寸规格不同,所以需要根据电路板的大小对输送机构的送料间距进行调节,一般都是利用工具转动螺母对输送部件的安装进行松动,然后在手动调节输送部件的位置,整个过程相对繁琐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件机输送机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件机输送机构包括:

3、安装板以及;

4、调节传送带间距的调节组件;

5、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有两组并对称分布在安装板上,每组所述安装块之间均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的两侧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所述转动杆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纹段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块,同侧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安装框,且一侧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

6、且两个所述安装框内均设有传送带。

7、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万向壳,且所述万向壳的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万向球。

8、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内部架设有若干转动连接的凸杆,且所述凸杆的顶部位于万向球的下方和传送带顶部的上方。

9、优选的,同侧两安装块内部转动杆的下方均架设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与连接块的内壁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至安装块外部并设有电机,且所述电机与安装块的外壁连接。

11、优选的,另一侧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位置与红外测距传感器的位置相对。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件机输送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后期需要对两传送带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时,即可控制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在此过程中,可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监测两传送带之间的间距,整个调节过程非常的方便快捷且精准度更高,降低后期的调节难度。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球的设置,后期在对电路板进行输送时,通过万向球与电路板顶部的相抵,即可降低上方限位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输送过程中对电路板限位部件对电路板造成损伤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插件机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机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3)的顶部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万向壳(41),且所述万向壳(41)的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万向球(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机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3)的内部架设有若干转动连接的凸杆(232),且所述凸杆(232)的顶部位于万向球(42)的下方和传送带(3)顶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机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同侧两安装块(21)内部转动杆(22)的下方均架设有导向杆(211),且所述导向杆(211)的外壁与连接块(231)的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机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2)的一端贯穿至安装块(21)外部并设有电机(222),且所述电机(222)与安装块(21)的外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机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另一侧所述安装框(23)的底部设有挡板(233),且所述挡板(233)的位置与红外测距传感器(234)的位置相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路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件机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板以及调节传送带间距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有两组并对称分布在安装板上,每组所述安装块之间均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的两侧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所述转动杆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纹段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块,同侧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安装框,且一侧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本技术提供的插件机输送机构,可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监测两传送带之间的间距,整个调节过程非常的方便快捷且精准度更高,降低后期的调节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马娜娜,朱娇娇,徐翠丽,张少俊,郑函明,邢晓蕾,谢永辉,王亚峰,王跃君,韦景雨,马小帅,李宇娟,杨玉倩,刘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源洪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